|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动态 » 正文

从戛纳看广告发展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4  来源:鹰目网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1415
核心提示:  从某方面说,戛纳创意节的作品代表了当代广告的某些趋势,当
  从某方面说,戛纳创意节的作品代表了当代广告的某些趋势,当创意随着广告环境的变化在变化的时候,奖项评选的标准便会变化,而当奖项评选标准变化的时候,创意也会随之变化,这就像市场与技术的相互驱动,它们共同促进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出现。让我们来顺着今年戛纳创意节的作品来看看它们的变化。
  广告还是电影?
  据说“国内习惯把大片拍成广告,而国外喜欢把广告拍成大片。”如果你经常看国外一些优秀广告的话,你一定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在戛纳创意节上,总有许多获奖的广告作品像大片一样。比如去年的全场大奖《蠢蠢的死法》,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短片(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一个MV,总之它不是广告),看过重口味动画片《欢乐树的朋友们》的人一定会赞同的我的说法(你看完《欢乐树的朋友们》一定会回来转的)。
  当然,在今年的戛纳,同样有不少“大片一样的广告”,比如保洁的获奖作品《ThankYou,Mom,PickThemBackup》,这支广告片讲述了母亲在孩子在通往2014索契冬奥会的路上经历的成长、伤痛、挫折、关爱、鼓励,最终在冬奥会上成功的故事。这支广告如果你不看到最后的P&G,你绝不会认为这是一支广告片,它更像是一部体育类励志电影的浓缩版。
  多芬的“发现女性之美”同样是一部“大片一样的广告”,它讲述了一个社会学实验。在完全看不见彼此的状态下,FBI的一位素描辨识探员Gil根据7位女性对自己外形的描述为她们画像。之后,Gil再为同样的7位女性完成另一幅肖像,但第二幅画像由当天见过她们的陌生人描述。结果是,Gil根据陌生人描述画出的画像要比根据女性自己描述的画像更美。多芬在大片上演的同时,完成了对“发现女性之美”品牌理念的推广。
  “大片一样的广告”几乎每年都会受到戛纳创意节评委的青睐,原因何在?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评委同样是广告的受众,他们和消费者一样,喜欢看电影(尤其是优秀的电影)甚于广告。
  技术还是创意?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创意不再仅限于围绕电视、纸媒和户外来做,它可以借助技术呈现的方式越来越丰富。比如今年获得移动类金奖的作品《Racer》,它是一个多屏交互游戏,任何一台设备上只要安装了Chrome浏览器,在地址栏访问g.co/Racer,多个设备之间就可以互玩赛车游戏。这样的游戏对于游戏发烧友来说可能并不觉得多好玩,但对于广告实现方式来说,它是一种创新的手法,酷炫的体验也令人耳目一新。
  本届戛纳创意节,从技术驱动创意的现实来看,这是属于创意的最好时代,从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可以让技术为创意提供如此多的选择和如此优质的体验。新媒体的出现使创意给受众带来人性化的互动方式和交互式的体验,这是从前的创意从未有过的,放眼未来,技术必然成为颠覆广告的手段之一。但应该知道的是技术不是创意,对于广告人来说,好的技术应该成为好创意的手段,而非让技术成为创意。
 
本文导航:
  • (1) 戛纳创意节的作品代表了当代广告的某些趋势,当创意随着广告环境的变化在变化的时候,奖项评选的标准便会变化,而当奖项评选标准变化的时候,创意也会随之变化……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