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汽车内饰纺织品发展与现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28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625
 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的“2004中国车用纤维市场与技术研讨会”引起业界重视,与会代表不仅有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厂家,更有中国汽车领域、中国橡胶领域和国际知名厂商的关注。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发展与现状成为与会者最关注的话题。

    汽车拉动内饰纺织热

    2003年,来自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当年我国人均GTP首次达到1000美元。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人均GTP1000美元的标志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开始进入住房和汽车的消费时代。

    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好像正在验证这个定律:当年,我国生产各类汽车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销售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汽车工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全球汽车业的亮点,专业人士分析,中国汽车产量预计将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成为世界汽车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

    统计表明,以轿车和客车为主的乘用车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角,这是推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决定力量。在这股动力的推动下,轿车产品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层面正在迅速扩大,除了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外,汽车内饰纺织品(尤其是轿车和客车)如座椅面料、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后行李箱面料、车内顶棚面料的环保性、美观性等内容已成为买车族的主要选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相关工业分会秘书长李静在接受采访时说,3年前,中国汽车的内饰纺织品的品种还很少,一种车型的内饰面料基本是固定的,但是近两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新车型不断推出,每种车型的内饰在个性化的要求下,设计呈多样化,因此汽车工业对内饰纺织品尤其是高档内饰纺织品的多样化需求特别迫切,纺织企业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将有无限商机。

    现状阻碍发展步伐

    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目前车用内饰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忧虑,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一是目前我国高性能化纤原料、汽车用复合材料海绵(泡沫)、高档次内饰纺织品面料都以进口为主,缺少生产汽车用纺织品专业生产厂家;二是由于不同汽车厂家的订货要求,都出自引进技术资料,纺织企业只能以“仿制”为主,新产品开发能力受到限制;三是汽车内饰材料的竞争,说到底是设备和资金实力的竞争,这就必须要加大投入,没有成套设备的投入,内饰纺织品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四是缺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目前国内轿车基本以引进技术为主,由于各国检测标准不同,检测设备不同,实验方法不同,造成国家没有统一标准,影响了企业的开发周期;五是内饰纺织品对面料功能性要求高,在同一块面料上不但要有阻燃性,还要有纤维强度指标、吸湿性、透气性、色牢度、耐日照性能、耐清洁性、防静电、防倒毛、可回收、可抗菌等十几种功效,使企业的开发难度大大增加。

    常熟瀛环制造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中良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参加会议,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可以生产中高档内饰纺织品面料的企业合作,这个市场很大,但是能够生产高档内饰纺织品的厂家好像并不多。他有些失望。

    协同合作是关键

    造成目前我国车用内饰纺织品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对产业用纺织品材料而言,汽车用原料的生产特点因是专门、定向,因此,对同一规格的原料来讲,保证织物布样风格达到要求,其内在特性指标和服用面料要求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原料性能指标需要根据织造染整工艺和不同风格要求来确定。同时,由于汽车内饰装饰面料的个性化要求,对每种规格原料的需求量较小,一般每批超过几十吨就属于大批量了,大部分一批只有几吨,由于批量小,难度大,成本高,这些都增加了开发难度。

    专家预测,随着汽车工业的升温,内饰纺织品每年将以20%的幅度增长,和服用纺织品相比,汽车内饰纺织品要求优美的外观,柔软和温暖的手感,同时要具有舒适性:包括手感,摩擦阻力、导热绝热性、透气透湿性、气味、抗起球性等特点。具有功能性:包括耐磨、色牢度、耐日晒、抗菌、抗紫外线、防污、阻燃、易清洁和尺寸稳定性等特点。具有装饰性:包括织物结构、外观风格、覆盖性、花型色泽等特点。加强合作,抓住机遇,内饰纺织品必将提速。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印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