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工商总局透露广告监管的十大矛盾(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10  来源:本站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00
      广告监管部门对广告的整治从未间断过,可老百姓仍然感觉监管不到位力度不够大。问题出在哪儿?记者遍访国家工商总局和各地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监管者,了解到广告监管面临十大矛盾,“异地跨部门执法难”几乎成了所有广告监管执法人员的“心病”。

  与此同时,广告监管“联合阵式”也初步形成,据权威信息,“联合阵式”将在2007年继续壮大并真正发威。为此,地方立法已经先行,全国统一立法也有了新进展。可以预期,2007年对广告行业的整顿将是“雷声大”,“雨点”也大。

  “在全市对政府部门的公开评议中,市工商局被排在倒数第3名!具体查看群众评议意见,几乎全是批评工商广告监管不到位!”在刚结束的全国广告监管工作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地方官员一肚子委屈,“老百姓哪里知道,工商局管广告,整个就是‘小马拉大车’”。

  每人每天监管三百多条广告

  “马小车大也必须可劲地拉!”河南全省工商广告监管人员有100多人,每个地、市仅四五个人,查处违法广告必须按程序办案,一个案子快则一个月,阻力大的要几个月。河南省工商局广告处处长说的情况与全国各地不相上下。

  据了解,目前我国广告发布量位居世界第5,广告从业人员已有100多万。而全国工商系统广告监管人员仅3000多人,以北京为例,平均每人每天监管300多条广告。监管力量不足是不争的事实。

  广告监管的另一大特色是“明确主管”与“齐抓共管”并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广告发布后的主管机关,相关部门对相关广告施以部分管理。

  主管明确、齐抓共管的监管模式,部门、行政区域的条块格局,使得“协调”显得格外的重要。

  工商总局细说监管十大矛盾

  记者曾多次采写有关广告监管问题,却总感觉要说清中国广告监管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也颇有同感。

  谈到对广告这一特殊产业的监管,刘凡一口气说出了要面对的十大矛盾:

  监管力量与广告业快速发展的矛盾;

  监管与广告业低水平扩张、低质量发布的矛盾;

  监管与地方经济的矛盾;

  监管与新闻媒体的矛盾;

  与行业主管部门的矛盾,广告的前置审批与发布后的监管衔接、标准等等;

  与市场中介的矛盾,许多中介片面逐利,收费就出证;

  与行业自律的矛盾,行业组织的法律地位、职责定位等都不明确;

  与广告受众的矛盾,仅从消费主体方面看,形成成熟的消费群体还需要一个过程;

  与监管手段的矛盾,一些地方还是采用比较原始的方法逐条检查广告;

  与现行法律的矛盾,制度与法律法规的欠缺是广告监管中的基础性矛盾。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