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解读中国金融政策:贷款、汇率、银行改革是重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28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65
     中国金融政策的出台,仍延续着计划体制下的传统,年初布置工作并发布金融政策。2004年的金融工作重点有三,一是控制新增信贷总量的增长,二是稳定汇率,三是国有银行的改革。  
    贷款可能难度加大,融资成本可能提升  
    国家经济政策中莫过于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大了。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的解读是两个字:“较紧”。2004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M1(狭义货币,现金和活期存款)和M2(广义货币,M1+定期存款)分别增长17%左右,而在2004年,M1和M2的增长分别是18.67%和19.58%;全部贷款新增2.6万亿,比2003年的2.99万亿减少3000多亿。这是在连续五、六年的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后,中央银行根据市场形势发出的一个政策变化信号。尽管对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有不同的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判断是人们所属职业、行业、地区和角度不同的货币政策期望所致。  
    企业家、尤其是地产商希望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一个低利率政策;各级政府官员希望GDP比前任增长的更快,新增就业人数更多;证券公司希望股市更加火爆。但是,以保卫人民币币值稳定为己任的中央银行,相对其它行业、部门甚至政府,对币值的稳定都更加敏感和宏观。  
    一个比前几年“较紧”的货币政策对企业家有何影响?中国式的货币政策有何特点?  
    一是贷款会较前几年难,尤其是中央银行所列出的行业,如钢铁、公路、水泥、城建、汽车、房地产等等,这些行业所涉及的上游和下游产业和行业几乎囊括了整个国民经济。二是利率有上调可能和空间,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加大。  
    货币政策实施也有“软肋”  
    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一回事,货币政策的实施又是另一回事。相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有其特点。这个特点一是,货币政策的“力度强”而缺乏其“柔韧性”,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缺乏有效实施政策的环境。这分别是,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匮乏和央行的非独立性两个“软肋”所致。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成熟的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个“组合拳”,有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汇率、准备金率、贴现窗口等等。而中国的汇率“盯死”一种外币,失其一利器;利率尚未市场化,又失其一利器;贴现窗口和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利率的管制,使其政策传导受阻,又失其一利器的大部分锋芒;计划经济下的“信贷额度管理”已经取消,又失其一利器。仅剩的是准备金率、利率的官方调整、大打折扣的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去年第四季度,中央银行为控制信贷的过快增长,所采取的政策也只有将准备金率调高和“道义劝告”。  
    中国货币政策的第二个“软肋”是,与世界上大部分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同,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再次规定,中国的中央银行是完全在政府的领导之下,没有独立性。这就导致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而是“政府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货币政策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的重要区别在于,保卫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仅是政府在GDP增长速度、就业增加、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保持出口增长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中的一项,而保卫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则是央行所追求的惟一目标。很明显,当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未足以损害GDP的增长,当通货膨胀还未产生比就业更沉重的压力,当通货膨胀还仅仅是一种可能或苗头的时候,让政府断然下定采取“较紧”的货币政策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2004年的中国货币政策的预计,政府、特别是央行已感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力图采取适度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希望避免对国民经济造成过大的影响。但是,较紧的货币政策能不能真正实施,最终还取决于什么是中央政府面临的最最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影响汇率的变量很多  
    2004年金融政策或改革的另一个要点是,汇率的稳定与改革。官方的讲法是,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什么叫“形成机制”,能理解的人恐怕不多;什么叫“合理、均衡”,市场供求决定的就是合理、就是均衡,所以,合理的就是均衡,均衡的自然合理;变动百分之几叫“基本稳定”,这都是一头雾水。尽管,理论上有很多“汇率假说”,其实,我的理解是,汇率是“市场加密谋”的结果。毫无疑问,市场供求是决定汇率基本的、长期的趋势,而在此基础上的“密谋”则决定了短期的波动。就长期趋势看,一国汇率的走向,与其经济规模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扩大,与其经济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提高成正比。我们只需拿30年前的德国、日本,20多年前的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的汇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