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国内3D打印产业惊现四大“新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1  来源:迪培思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716
核心提示:目前,3D打印正在全世界“盛行”,它在工业,航空航天,设计,食品加工以及建筑等领域都日益走向商业化。
  目前,3D打印正在全世界“盛行”,它在工业,航空航天,设计,食品加工以及建筑等领域都日益走向商业化。做为奔流在国际发展大潮中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内部也逐渐开始了3D打印新技术改造,在国家良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3D打印技术日渐受到广泛关注!
 
  蓝光发展携手张兴栋院士 加速生物材料创新突破
 
  2016年6月24日,四川大学中、美双料院士张兴栋教授团队与蓝光发展携手生物材料产业创新升级及3D打印战略合作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蓝光发展旗下成都迪康药业和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在生物医学材料、植入器械、临床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张兴栋院士是新任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2016年5月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十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特别全体大会上正式接任,成为该联合会成立以来,首次由我国科学家担任主席一职。其生物活性人工骨(牙)及涂层植入体研究成果世界领先,于国际率先提出并确证无生命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可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特有的诱导骨再生的作用,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美国国家工程院表示,张兴栋入选主要是因为其“对肌肉骨骼的临床实验以及发展生物材料上的贡献”。
 
  为承接张兴栋院士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蓝光生命科技集团总裁任东川在发布会现场介绍,蓝光发展旗下迪康中科将扩大其在高分子可吸收生物材料领域的原料及产品产能。2016年医学防粘连可吸收(膜)钉产能和利润预计将实现大幅增长,力争成为该领域行业领头羊。“同时为匹配张兴栋院士的国际一流技术和产品,蓝光生命科技集团也将建设一流的生产管理能力和全国化的营销能力,扩大生物材料产业化发展。”任东川说。
 
  生物材料应用市场广阔,涵盖了齿科、血管支架、植入式医疗器械、骨科,如关节、脊柱、创伤修复等多个领域。任东川表示,“和张兴栋院士的合作,有利于促进蓝光生物材料产业链的形成。这些成熟且已获生产批准进入销售环节的产业,将成为蓝光发展重要的业绩支撑。未来投资并购项目也将围绕相关方向展开,扩大公司营收和利润规模。”
 
  科技部斥资两亿元 重点支持增材制造
 
  一批3D打印企业和单位获得科技部2.3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林鑫负责的西北工业大学获得3719万元,董世运负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获得3434万元,汤海波负责的北京金属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获得3145万元,邢飞负责的南京中科煜宸激光获得2950万元,冯涛负责的北京易加三维获得1985万元,薛蕾负责的西安铂力特获得1865万元,赵宁负责的黑龙江鑫达获得1450万元,段玉岗负责的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获得1450万元,彭凡负责的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盛步云负责的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获得185万元,蔡道生负责的武汉市蒙泰科技获得75万元,李子夫负责的深圳市七号科技获得75万元,看到这么多钱,小编心里面蹦出一个大写的“豪”字。
 
  2016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将“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其实就是3D打印)等10个重点专项信息进行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涉及航空航天、医疗、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共27项。与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不同,3D打印的研发主力为企业,共获得2.3503亿元投入,其中获得千万以上投入的企业更是多达10个,而高校仅有4所获得千万以上投入。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