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高端视点 » 正文

3D打印市场该如何投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8  来源:OFweek 3D打印网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603
核心提示:3D打印是借助三维数字模型设计,使用激光烧结等各种工艺手段,实现原料叠加成型一种制造方式,该方式是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数字制造并在未来可能实现生物/仿生制造。
  3D打印是第一个完整意义的数字制造模式。3D打印是借助三维数字模型设计,使用激光烧结等各种工艺手段,实现原料叠加成型一种制造方式,该方式是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数字制造并在未来可能实现生物/仿生制造。
 
  3D打印工艺通过减少设计约束、降低材料成本和制作时间等方式实现增值。3D打印技术提高了产品形状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几乎不会带来额外制造成本;3D打印技术简化了制造流程,使得制造的数字化程度和设备的通用性水平进一步上升;3D打印技术还使得原材料利用率提高,生产废料减少。
 
  3D打印的革命意义不在于替代规模制造,而在于成就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和标准化的流水线制造相比,3D打印在一段时间内还不具备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但当这一技术将专业技术封闭的制造大门向普通个体打开时,你无法想象,它能激发出多少个性化的创意设计。而在网络交易平台和“云制造”的辅助下,这些创意转化为可以盈利的产品,或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单个个性化设计产品,或许只能满足小众市场,但却是标准化生产无法胜任的。制造业的未来有望复制虚拟世界中发生的故事:市场的生产和创新主体从专业化的企业转变为小微组织,或自然个体。未来的丰田、三星与个体制造的关系或类似微软与Appstore中,众多的个性化软件产品研发个体一样。具有代表性的市场标签,但较低的市场份额。
 
  3D打印技术有望在航天航空,模具加工,医疗和工业设计四大领域率先发力。基于3D打印的工艺特点,这一技术适合用于生产制造:1)小批量、个性化;2)或者对于形状性能要求较高,以及原材料使用率对成本影响较高的行业领域。从这一角度来讲,航空航天属于后者,医疗和工业设计属于前者,而模具制造在这两点上则兼而有之。从行业跟踪的结果来看,3D打印在这些领域的渗透日渐增强;未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从而爆发出强大的技术生命力。
 
  3D打印技术具备内生性成长的潜在动力,未来设备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并行。尽管现阶段3D打印技术还未能成规模化地使用,但经过国内外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应用,在一些领域已经展现出很强的内生成长性。长期来看,下游内生需求驱动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的正反馈效应正在逐渐形成,即“技术提高下游生产率--收入利润回流--研发投入提升--综合制造成本下降--下游使用经济性进一步提高”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有助于行业内生性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技术更新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2020年打印成本可能下降70%。
 
  投资应从核心技术壁垒和应用推广的渗透率两方面着手。从3D打印的产业链来看,上游材料,中间环节软件控制、设备制造以及下游的特殊领域打印制造,都存在一定技术壁垒。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应用存在标准设定和工艺控制的问题,把握材料加工和打印成型过程中的核心工艺参数无疑会建立更高的企业护城河。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