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香味油墨技术特点及在网版印刷中的应用

  • 发布日期:2007-02-07 浏览次数430

作为香味印刷的一种功能性油墨,香味油墨主要由连结料、色料、助剂和香料微胶囊组成。其中,油墨的主要组成为酯类、醇或酮、芳烃类,香料的主要成分是醇、酚、醚、醛、酮或酯等,在一般情况下,二者能够共存。香味油墨为了保持香味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将香料制成一种带有香味的微胶囊,再渗入油墨中进行网版印刷。在香味印刷品使用过程中,因摩擦等行为挤破微胶囊而释放出香味。 香味油墨制备技术 香味油墨在生产过程中,油墨的成分与普通油墨相同,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制备微胶囊。微胶囊的制作技术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最初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现在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液晶、印染等领域。在印刷中,其主要功能有降低挥发性、控制释放、隔离活性成分、良好的分离状态等。

所谓微胶囊技术,就是将细小的液滴或固体微粒包裹于高分子薄膜中,制成直径很小的微胶囊,作为一种添加剂混入所需的承载物中。胶囊的制作方法,首先是把被包敷的物料微细化,然后再以这 香味油墨技术特点及在网版印刷中的应用 些细粒为核心,将聚合物在其表面沉淀、涂层、成膜,这个过程称为微胶囊化。被包敷物与囊壁为分离的两相,被包敷的物料称为心、核或填充物,而外围的囊壁称为皮、外壳或保护膜。微胶囊的大小一般为5~200μm,囊壁厚度一般在0.2到几微米之间。 在制作时,由于香料微胶囊的尺寸很小,粘附聚集在一起后会形成比之大许多倍的聚集体,所以要用机械方法来进行研磨,使之分散到所需的程度。当香味油墨制好后,必要时可用分散设备进行搅拌,高速叶轮搅拌机就是较理想的香味油墨分散搅拌设备。 香精的组成十分复杂,且香精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多是易挥发、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物质,所以在使用和贮存期间,难免会挥发散失或分解变质。

为保护香精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延长其释香期限,最好把香精微胶囊化,通过与空气接触后缓慢氧化,不断释放香气,大大延长其保香期。也有的香精微胶囊,只有在紫外线(日光)照射、氧气(空气)流通、加热、湿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催化作用下,才会互相反应,产生香味物质,这样就可避免印刷品香味在一般情况下的无效逸散。 微胶囊的形状类似我们常见的容器,大小在几百个微米以下,其制作的材料和工艺多种多样,用途也非常广泛。用于含香的微胶囊有2种类型:一种强调“缓释”,其胶囊壁有许多微孔,能使香味剂缓缓释放,香味持久,同时胶囊壁具有一定的韧性,抗机械冲击能力强,但对环境较敏感,如温度升高可使香味剂释放加快;另一种囊壁较“坚固”,对于环境变化较迟钝,但囊壁易碎,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将香味剂一次性释放出来。 随着对印刷品要求的不断增加,人们除了追求视觉美的印刷效果以外,香味印刷也是努力方向。最早是在印墨或纸张中加入香料油墨实施印刷。这种方法简单,但不持久。1972年以来,流行用香料封入微胶囊内的香料油墨实施印刷。

由于香料由微胶粒封闭,徐徐散发出来,故这种印刷品能持久飘香。这种壁厚1μm或以下,直径为10~30μm的明胶微粒可以分散于印墨中实施网印,主要应用于杂志、广告、传单、说明书、餐单、日历、教学挂历、服装等。香味油墨网印工艺要点如下所述: 1.香味油墨网印丝网的选择 (1 )单丝平织丝网的纤维表面圆滑,因而油墨通透性比捻线(多股细纤维纺成的丝线)平织或绫织的丝网好,所以网印丝网应尽量采用单丝平织丝网。 (2)由于微胶囊颗粒粗,尼龙网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使用黏度大及颗粒大的油墨,具有高弹性和柔软性,因此尼龙单丝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3)丝网的网孔宽度至少应大于油墨中颜料颗粒直径的3~4倍。

2.香味油墨网版印刷要点 (1)油墨黏度要求 网印的油墨黏度应为2Pa·s左右,所以香味油墨在印刷前要进行黏度调整,最好采用黏度计测定,然后称取添加一定量的稀释剂,使之达到所需黏度。 (2)印刷速度要求 印刷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刮墨刀摩擦产生热量而使温度过高导致微胶囊颗粒破裂(这里所说的印刷速度是刮墨速度)。为了保证质量,刀速应与填墨和释墨的速度相适应,刀速太慢,影响生产速度;刀速太快,会造成填墨不足,印迹不完整或释墨速度跟不上,以致墨刀后粘连段过长,影响印刷质量。 (3)印刷压力要求 为了保证油墨能顺利离开网版并正常落到承印物上,印刷压力不能太大,网印过程中的印刷压力即为刮墨刀对网版的刮印压力,它取决于刮墨刀的高低,越低则压力越大。在试印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刮墨后版面上的油墨是否均匀外,还要观察微胶囊是否破裂,看有无香味飘出,这样,边试边印,调节压力。刮墨刀一般选用聚氨酯橡胶材料,无气孔耐腐蚀,体积稳定,硬度为60~90肖氏度。 (4)墨色的调和与色序 要获得正确的色彩,调墨应在稳定的自然光下进行,深色墨的加入要逐渐接近,同时应尽量减少混合的色相,色相越多,灰度越大。另外,还应注意干燥前后和香味散发前后的色彩变化,如吸墨量大的浅色承印物上,干后的墨色往往浅淡;微胶囊油墨的湿态、干态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