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出版界国际合作从‘0’到‘1’的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zhipeng9976  浏览次数:489
中国文化热助推中美出版合作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记者 吴晶)英文小说“紫金山燃烧的时刻”在30日开幕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备受关注。这本由华裔美国人写作的讲述南京大屠杀的书籍,选择了中国在美开设的长河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是中国出版界国际合作从‘0’到‘1’的突破。”长河出版社首席执行官兼总编辑徐明强说。

  长河出版社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合资,于2002年7月在美国成立。短短4年间,出版社在美国出版界已小有名气,产品进入美国各大连锁书店以及亚马逊网上书店。目前出版社年出版近二十种图书,且基本没有库存积压,单本最高印数近5000册。

  “这对于进入美国市场不到5年的中国出版界也是不小的鼓励。” 拥有30多年国际出版经验的徐明强说:“是日渐兴起的中国文化热给我们创造了机遇。”

  在长河出版社成立以前,徐明强在外文出版社担任总编辑。他深切地感到:美国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大,这是中国出版界在美开拓市场的根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要与中国做生意,中美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美国的一般读者都对中国文化有兴趣。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今年6月载文指出:那些希望从中国经济崛起中分得一杯羹的人,应该考虑先从学习汉语开始。

  统计显示:美国目前有约10万名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在学习汉语,美国也已经把汉语学习计划列入中学高级课程;海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人,100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

  徐明强说,越来越多的美国本土作家开始寻求与中国出版社的合作。在此次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亮相的除“紫金山燃烧的时刻”外,还有两本由美国汉学家用英文撰写的中文教学书籍。此外,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女飞行员故事的书稿仍在编纂中。

  “中国图书的热销也带动了中美乃至中外出版界的合作。”徐明强说:“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地的出版机构开始关注长河出版社的选题,一些国内出版机构也在通过长河出版社向美国寻求合作。”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