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动态 » 正文

关注:国外引进版成少儿读物供应大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1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66

    只要是给孩子买书,不少家长都丝毫不吝惜自己的钱包。据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少儿部的人介绍,少儿图书市场近一段时间非常红火,少儿图书的销售量始终占据该书店图书销售的第二位,淡季每月的销售额在一二百万元,旺季销售额达三四百万元。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统计中,今年上半年在名列少儿图书销售排行榜前10位的图书中,有7本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版权的图书,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更是独占鳌头,在销售榜前10位的图书中占据了6位。   

    一家少儿社的负责人表示,不见得国外所有的科普图书都适合中国读者,其中也有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出版社在选择引进的时候,第一要选择比较符合小孩心理喜好的题材,第二,对12岁以下儿童的科普书主要偏向于浪漫科学的角度,不为研究,主要是培养孩子对科研探索的热情与喜爱,所以浪漫科学是目前引进图书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科学道理要严谨,但在制作上应给予读者想象,这才会提高孩子对科学的热情。 

    "拿来"冲击原创市场 

    最近几年,我国少儿读物版权贸易占全行业版权贸易总额的20%左右,是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中增长速度最快、也是最为活跃的部分。大量外版图书的引进,丰富了我国少儿读者的阅读,开阔了中国出版业的思路,但盲目的“拿来”,也冲击了原创市场。在去年秋季上海召开的全国少儿图书订货会上,引进版图书雄霸天下就已露出端倪:除“淘气包马小跳”等极个别原创品牌图书外,基本上是引进版的天下,如浙江少儿社的“冒险小虎队”、接力出版社的“鸡皮疙瘩系列”、北京少儿社的“哈尔·罗杰历险记”等都是在各地屡屡上榜的畅销书,都是“洋为中用”。相比较而言,国内儿童书的原创显得较为薄弱,而优秀的原创单本儿童书就更是匮乏。 

    有行家预测,动漫书将成为少儿图书市场的一个新的热点,而日韩动漫则处于强势地位,欧美和港台地区的动漫也有不少亮点。相对而言,内地动漫书比较弱势,除了少儿社的“三毛”,四川少儿的“父与子”尚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外,其他的较难形成大规模的市场效应。 

    多年教语文课的洪老师说:“我建议孩子多读一些名著原著。这类书初次涉及可能比较深奥,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阅读爱好很重要。而对于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引导性著作’我不提倡,这些书的名字很吸引人,常常冠以‘必读’、‘要读’字样,但却大同小异、内容没有新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商业运作中的炒作。” 

    “历险”、“搞笑”成少儿图书主角 

    北京市新华书店有关营销负责人表示,现在少儿图书市场上最火爆的题材就是“历险”和“搞笑”;只要有类似内容,相关书籍就会大卖。有例为证:几天前,以出版众多畅销少儿书籍闻名的接力出版社来到武汉,推介其最新引进的《超级惊险》和《闹腾学校》系列少儿图书。而这两个系列的图书均是引进版,出自美国超级童书作家斯坦之手,《超级惊险》系列紧张、刺激;《闹腾学校》系列则幽默、诙谐。 

    一位出版界的资深人士认为,当今中国童话图书市场,像样的原创童话作品少之又少,《哪吒传奇》算是一部,但它也难抵《哈里·波特》等外国作品的巨大影响。中国本土原创童话已处于断档的局面。“历险”和“搞笑”在中国少儿图书市场上走红,绝不是偶然的。阅读相关题材的图书,是一种有助于孩子们解压减负、宣泄沉重与不满的心理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因课业任务而产生的疲惫、因学习竞争而产生的压力都会得到缓解,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性也将得到了释放。 

    《中国图书商报》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在名列少儿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十位的图书中,有6本都与“历险”或“搞笑”题材有关。有家长认为,这些位居排行榜前列的图书主要胜在营销策略。学生家长赵文武说:“那些所谓的搞笑图书,其中往往配有大量卡通漫画,还会随书赠送各种小纪念品;至于历险书籍就更绝了,居然还会配套赠送Flash小游戏等。为了这些花哨的‘副产品’,我的儿子买了不少这样的书。” 

    作者队伍后继乏人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