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正文

躲风头”式执行调控政策危害极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398

新华网南京7月30日电(记者 郭奔胜)稳定房价涨幅是群众关心的一个热点,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上半年的一系列统计数字表明,这一问题不容乐观。至今仍有一些地方负责人与国家政策、群众愿望唱反调,表示要用“躲风头”的办法对付国家政策。可以说,正是因为一些地方的这些对策,导致国家对房价的宏观调控难度加大,效果大打折扣。
    记者日前参加了一个关于房地产发展的论坛,一位市长在发言中振振有辞地说,自己所在的城市房价不高,并非调控重点区域,现在风声比较紧,只要躲过这个阶段就会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这位市长还大谈他领导的城市政策是如何优惠、房地产潜力是如何巨大、土地供应是如何宽裕等等。在这位市长眼中,国家政策是对别人的,与自己无关。即便说有关,也不过是一阵风而已。

    这位市长的态度并非个别,等待观望、躲避风头正在成为一些地方对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心态。这些地方的负责人不认真体会国家出台宏观政策的用意,只顾及当地的增长速度而不考虑整个房地产行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只盯着当前的财税收入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群众利益,一句话:发展观念没有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结果是,国家接二连三出台的调控政策打起了“空转”,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过快上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房地产行业仍然不能真正建立起市场淘汰机制,不能形成理性的增长方式。

    上半年的一些统计数字很能说明上述问题:一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1%,沿海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规模超过了工业投资;二是中小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大城市;三是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48.5%。

    当前,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除了出台更加严密的调控政策外,要着重加大对各地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督察力度,对于那些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调控别人不调控自己”的“唱反调”行为,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这不仅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需要,也是维护政策和纪律的权威性、确保政令畅通的需要。(完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