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印花布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6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657

  【hc360慧聪网丝印特印行业频道】经过山东省临沂市有关部门推荐及专家论证,临沂市民间手工艺品郯城旋木玩具、沂蒙民间印染花布正式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东省选拔并向国家报送的4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临沂市这两项民间工艺有幸入列。

  据了解,临沂市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手工技艺等种类众多,沂蒙特色鲜明,并均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值得保护、继承和发扬。

  从今年6月份起,全省统一部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根据材料制作情况,及省文化部门专家评审论证,最终将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品郯城旋木玩具定为临沂市申报代表作。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研究所进行的“山东印花布”项目推荐中,临沂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被作为山东省内的民间手工技艺向国家推荐申报,并已通过有关专家的论证。据了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于年底前由国务院公布。

  另悉,为深入挖掘、有效保护、继承发扬临沂市优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沂市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沂蒙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有关部门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确定一批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特色鲜明,又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的项目,制定保护名录。同时建立全面反映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面貌的档案资料和数据库。临沂市还将通过创建民间艺术之乡、举办民间艺术展、民间秧歌会、民间绝活艺术大赛等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使传承工作后继有人。

  ■相关链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作者:记者 王惠 通讯员 王滨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