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提高竞争力:纺织行业的头等大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28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66
   提高竞争力:行业的头等大事

    “谁是后配额时代最大的赢家?”来自世界的声音几乎是一致的:“中国!”然而,我国业内人士的回答却并不如此乐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最大的赢家不会是那些只靠拥有低工资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而是那些凭借高新技术、具备资本实力、品牌实力和市场控制力,掌握跨国生产方式的跨国公司。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个观点也被大多数纺织企业所认同。于是,2004年,我们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论坛会上都能听到同一个词:提高竞争力。

    竞争力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原料与劳动力成本上,然而随着国际市场格局的变化和周边国家实行的开放政策,我国已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资料显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与周边的巴基斯坦、印度相比,优势已经不明显了;而原料,特别是棉花,这两年由于产量和需求之间的缺口,使得我国的棉花价格一度大大地高于国际价格。在这种形势下,纺织企业明显地意识到靠压低劳动力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来获得竞争力优势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而且,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贸易保护会以更多的形式表现出来,靠着价格低、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必然要受到扼制。所以,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今后最终决定实力的还是要靠核心竞争力,即是否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产品是否具备高附加值等等。过去,我国纺织企业一味地追求大,事实上,“大”不等于“强”,“强”并且“大”才可能有稳定的市场地位。“快”吃“慢”,“小”也可以吃“大”,这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特点。在未来的竞争中要想获胜就必须要提高竞争力,这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

    评价竞争力的体系不断完善

    今年8月份,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首次引入竞争力测评体系,评出了棉纺、化纤、毛纺、针织、印染、丝绸、麻纺等行业竞争力较高的10家企业。这项活动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合作构架的这套竞争力评价体系所强调的企业竞争力,打破了过去只强调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的框架,而是更多地考虑了企业中长期发展的各种因素。在这套吸收了一些国际先进理论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在内的企业赢利能力只占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的30%;另外23%是企业的中长期竞争力,其中包括人力素质,资产素质,创新能力;还有20%是偿债能力;其余27%包括生产能力等指标测评。这个测评体系再一次说明,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除了赢利能力外,人力素质、资产素质、创新能力等内在的素质更为重要。

    就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出台后的三个月,11月份,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又共同启动了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程。此项工作的目的旨在通过对重点、敏感产品进出口数量、价格等重要参数变化的监测,分析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实现对产业发展状况的全面跟踪,评估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地位,为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出应对预案。

    从以上两项竞争力评价工作的启动,足以让我们看出,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对于提高中国纺织业竞争力的决心和务实的态度。

    提高竞争力的工作正在落实

    在充分认识到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后,纺织企业也都在把提高竞争力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想提高竞争力首先要把竞争力的概念扎根于企业管理者和工人心里,要让大家充分领会和理解竞争力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企业提高竞争力的落脚点还是要放在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三个方面。

    说到重视质量,我国纺织行业的优秀企业安徽华茂集团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全行业的一个典范。这些年来,他们严格质量管理,成纱质量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现在他们正在全面开展降低小纱疵、年内实现细纱千锭时断头在5根以下的攻关及考核目标。华茂集团董事长华冠雄说,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就能吸引用户,凝聚用户,增强竞争优势。这是华茂集团一贯的作法,也是他们长期以来保持竞争优势的法宝。www.sinodf.com

    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今年以来,许多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不断在产品性能、功能、品位方面推陈出新,从而获得高附加值,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今年10月份召开的首届纺织科技大会上,行业内的一大批创新成果受到了表彰。这些项目涉及从纺机设备到新型纤维、纺纱工艺、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