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正文

LED大屏的自媒体化的现状与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07  来源:渤思户外观察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1192
  我们还可以看一个英国的案例。
 
  最近,英国Bauer媒体联合创意技术公司Flux,在Kong户外的数字媒体上做了一系列基于受众数据的户外广告投放。Bauer媒体旗下Kiss FM、Hallam FM、Radio Aire等广播品牌,借助数字广告屏来为目标受众播放实时、个性化的内容流。
 
  比方说,KISS FM在大屏上播放全英音乐奖的现场画面,Hallam FM和Radio Aire则在大屏上呈现新闻事件、交通路况、生日祝福等信息。这就相当于Bauer媒体的广播内容融入了Kong户外的数字大屏,内容即广告,因为具有相关性和个性化,消费者也喜欢。
 
  广播是客户的“自媒体”,大屏是广播的“自媒体”,广播和大屏的客户可以互为支持,客户、广播、大屏三方的效益都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其中,数据与算法、播放技术仍然是关键。
 
  这是大屏以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内容按时段循环播出只是满足客户传统意义上的需求,至少接下来会是基于受众数据做更为精准的广告播放,而真正要做到让大屏成为品牌的自媒体,大屏就要做好类似OUTFRONT和Kong户外的工作,现有的播控系统恐怕已经解决不了大屏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了。
 
  3.基于数据,有的放矢
 
  只要是品牌可以使用的时段,就是属于品牌自身的媒体时间,不在乎全包或部分包,有效才是硬道理,如何让媒体变得有效并且证明其有效?让数据说话。
 
  在这方面,清晰频道户外走在了前面。
 
  不仅仅是通过受众的位置及构成数据来为客户做精准投放作参考,他们甚至任命了专门的程序化购买方面的负责人。有了更为精准细分的受众数据,以及更为精细的大屏分时播放,结合复杂精妙的标签及价格算法,品牌想要买什么时段广告,买几秒甚至一秒广告都可以,还可以基于特定数据触发特定广告画面。
 
  对于大品牌而言属于闲置无用的大屏时段,对小品牌或个人而言,未必如此,如果人愿意花成千上万块钱来赞赏自己心仪的主播、听某网红的问答,也就不难想象00后愿意付费在大屏上玩游戏、为偶像打广告。
 
  世界终究是属于数字土著一代的,大屏可以不改变,不来适应他们,但是他们未必会适应这些属于20世纪的产物。
 
  大屏的自媒体化,就是自身的去媒体化,千方百计将大屏时段通过技术的手段开放给品牌和个人使用、共享。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性,如果品牌和个人找不到这样一种属于自己的感觉,自媒体也不过是个伪命题,恐怕也走不了多远吧。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