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3D打印下游应用需求激增 10股最受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4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578
核心提示: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连续两年增长了10亿美元,2015年达到51.65亿美元。机构预计,至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212亿美元。
  近日,全球权威3D打印行业研究机构Wohlers Associates, Inc.发布了一份基于全球增材制造现状的报告。数据显示,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连续两年增长了10亿美元,2015年达到51.65亿美元。机构预计,至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212亿美元。
 
  报告显示,金属3D打印与桌面3D打印机的销量增长最为明显。金属3D打印机2013年的销售达到了74%的巨大增长率,2年后市场仍处于白热化状态,2015年销售量增长了45%;桌面3D打印机2014年约售出16万台,截至去年,已经上升至27.8万台,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下游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是持续推动3D打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主因之一。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3D打印产业下游应用中,机械、消费品/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医疗/齿科等5个领域应用份额占比均在10%以上。
 
  航空制造业巨头空客集团近日表示,准备在德国设立一个新的3D打印中心,号称“航空航天工厂(Aerospace Factory)”,将研究各种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推动其发展成熟。空客集团在3D打印领域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此,事实上,其A350 XWB客机已经使用超过1000个3D打印部件。超级金属3D打印系统MetalFAB1上市三个月即告脱销,空客就是其第一个客户。机构预计,2014年航空航天零部件产业产值约为1500亿美元,3D打印在其中仅占0.002%,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除了空客以外,霍尼韦尔、美国GE航空、法国泰雷兹、西班牙Aciturri等航空公司都在3D打印航天方面动作频频。在航天航空这一领域,3D打印正引领一场制造与技术革命。
 
  3D打印技术在其他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也是捷报频传。医疗领域中,欧洲的一个研究项目RESTORATION,日前开发出了新的3D打印可吸收生物陶瓷材料,用于脊椎、膝盖等不同部位,用以替代原本使用的金属植入物;在汽车领域,2015年全球首款3D打印超级跑车“Blade”、3D打印概念赛车以及3D打印太阳能概念汽车设计等均已陆续登上汽车舞台。上海证券报
 
  亚太科技是资本市场中较早布局3D打印行业的公司之一,已设立子公司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公司建设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50台金属打印设备、年生产及修复5万套精密零部件的能力。霍夫曼于2014年9月起陆续完成3D金属打印项目所需进口的部分设备的采购,具体包括激光熔覆打印系统在内的6套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其中5套已于2015年8月起陆续调试完毕;另1套的配套组件已于春节前到货。公司与美国SenSigma LLC就3D金属打印技术及服务等事项签署《合作协议》。SenSigma的管理合伙人和大股东Mazumder是全球金属3D打印的鼻祖。3d打印应用的突破,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楚江新材作价5.2亿元收购的子公司顶立科技是一家以新材料产业核心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并专业从事相关智能热工装备技术服务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顶立科技在新材料三大方向(应用在军工领域的金属基3D打印材料、碳纳米管、表面强化材料)储备了充足的技术、产品和装备优势,可以确保在市场、资金条件成熟的条件下随时启动,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顶立科技结合自身在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和装备研制领域积累的经验,已成功研制开发了镍基高温合金、钛及其合金等金属基3D打印材料制备技术及成套装备。
 
  光韵达是国内3D打印医疗与汽车应用先行者。2013年,公司凭借在激光应用的技术积累,切入3D打印工业服务领域,积累了3D打印在汽车、模具等领域的应用经验,对3D打印工艺、设备参数、材料应用有了进一步理解。公司与比利时Materialise合作的“三维打印赛车项目”顺利完成,大幅提高了公司在3D打印行业的知名度。2014年,公司与上海交大成立联合医学工程部。2015年,公司为巩固与王成焘教授团队的合作,投资设立了上海光韵达医疗数字公司,通过“医学+3D打印+云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境内外医院和科研机构提供医学3D打印服务。
 
  蓝光发展:筑梦创造 打印希望
 
  3D生物打印技术再上新台阶:近日四川蓝光3D生物打印研究院院长康裕建教授披露其所在团队在世界首例3D打印人工心脏全新置换手术上取得了成功进展,意味着公司3D生物打印技术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我们预期今年下半年公司在三大核心科技上有望推出系列产品,夯实公司在领域的地位:1、生物墨汁:如果研发成功,将是引领世界的生物3D打印材料;2、生物3D打印机:目标是实现以血管再生为核心构建具有完整生物学功能的组织器官,实现病变、衰老组织器官的精确修复和替代;3、配套软件系统:实现3D打印速度和精度的突破,并推出健康云平台。
 
  生物打印并不遥远,已经具备千亿市场空间:3D生物打印的优势在于其所具备的复杂制造、技术特点对个性化需求强烈的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价值巨大,将实现数字化医疗链条的闭环,虽然在器官制造方面还需要较长时间,但简单组织、药物开发和个性化医疗领域是存在巨大空间的,尤其在药物筛选研发层面,3D生物打印面临的将是上千亿美元的市场。
 
  海外生物打印企业实现商品化,尽享资本溢价:目前世界上以打印组装人体细胞为主要产业的上市公司为Organovo,2013年在纽交所上市,13年推出了名为exVive3D的3D人体肝脏组织,已经实现商品化。回顾Organovo从研发、试验药物筛选、交付首个3D打印肝组织的过程,公司市值一度快速成长,最高市净率达到过19倍,也证明国际投资者对于3D生物打印企业的认可。
 
  再强化优势区域,维持优质成长:根据我们跟踪,蓝光今年以来成交已经超过80亿,二季度以来延续深耕战略,加强了成都、合肥、南充等区域的布局,下半年建议关注主流城市的拓展进展,继续维持2015年销售230亿的判断,质量成长战略延续。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在15-16年EPS分别为0.50元和0.61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乐股份:内销有望持续翻番,募投项目破解产能瓶颈
 
  公司从07年开始拓展内销,并始终致力于发展直销渠道。目前公司的内销产品中直供卖场、赠品(与奶粉等消费品厂商合作)和经销商销售三种渠道基本各占1/3。我们认为这种多渠道并进的模式使得公司能够更快的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同时由于直供卖场和赠品渠道的中间环节少,公司的产品能够取得更高的毛利。
 
  在城镇化的带动下我国中高端玩具的占比将稳步提高,考虑到国内儿童玩具市场每年20%左右的增速,我们认为公司的内销收入在2013年继续翻番问题不大。
 
  外销受制于经济不景气及产能瓶颈.
 
  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步入低谷,我国的玩具出口增速始终在低位徘徊。虽然公司凭借品牌、技术等诸多优势并为损失市场份额,但是募投项目迟迟不能完工投产拖累了公司的市场开拓,09~12年公司的出口收入增速始终在低位徘徊。
 
  募投项目投产将打破公司产能瓶颈.
 
  公司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已达到90%,产能严重不足。追加投资后公司募投项目的设计产能为年产各类玩具1041万套,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将达到目前的两倍,极大缓解产能不足造成的供给紧张。
 
  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合理估值12.96~13.66元.
 
  公司是传统的出口型玩具企业,在品牌和渠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由于渠道建设成果卓著,公司的内销取得了迅猛的增长。近年来受制于产能和整体环境不景气,外销收入增长缓慢,产能瓶颈打破后预计公司的内销和外销都将取得更大的进步。预计2013~2015年公司主营业务EPS分别为0.36、0.44和0.56元,对应13~15年PE分别为32.98x/27.01x/21.09x,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合理估值12.96~13.66元。
 
  东睦股份: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提升
 
  受汽车行业政策调整影响,收入环比下滑。公司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综合技术能力最强的粉末冶金机械零件制造企业之一。产品为粉末冶金结构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及变速箱、冰箱和空调压缩机、摩托车的发动机和离合器等领域。近年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汽车零件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已经超过压缩机零件收入占比,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调整,粉末冶金汽车零件需求有所下降,三季度,收入环比下滑约14%。
 
  产品结构调整,毛利率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7.09%,同比提升5.69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使汽车配件及压缩机配件销售不断增加,摩托车配件及其他配件销售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是集团对内部资源进一步整合,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研发费用增多,期间费用率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支出7,038万元,同比增长86.65%,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增加所致。受此影响,管理费用率提高3.88个百分点至9.42%,期间费用率提高3.62个百分点至17.33%。
 
  加强高端汽车零件开发力度,应对国内汽车行业调整。我国汽车行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于今年二季度进入调整期,国内汽车及零件需求下降。为应对此不利影响,公司加强总部高端粉末冶金汽车零件开发力度,并积极开拓国际著名汽车部件客户的配套服务,开拓高端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以此来减小因国内汽车零件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