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正文

"互联网+”能把大屏幕行业吹到风口上面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09  来源:鹰目网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780
核心提示:物联网、智慧城市、云拼接,各种与互联网有关的概念在专业AV行业兴起,大屏幕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否也会因互联网+而颠覆?在这一大趋势下,企业如何才能抓住互联网+的大机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行业都出现了颠覆式的发展。比如商业零售实体开始凋零转向线上交易,娱乐出行已经完全被APP占据,就连最为传统房地产交易方式也开始走向互联网,资本市场只要与互联网沾边的股票,动辄10倍的涨幅牛冠全球。
 
  物联网、智慧城市、云拼接,各种与互联网有关的概念在专业AV行业兴起,大屏幕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否也会因互联网+而颠覆?在这一大趋势下,企业如何才能抓住互联网+的大机遇?
 
  互联网+会颠覆大屏幕?
 
  当其他行业的消费模式正在被互联网快速改变时,作为大屏幕行业的每一个人可能多少都有些惶恐,我们的商业模式会不会被改变?如何才能顺应市场潮流?究竟如何才能扭转越来越难的格局?
 
  大屏幕是工业化的产品,与其他消费类行业的特点有所不同。工业产品的任何一次进步都要依托于新技术带来的改变,这一次,互联网+给整个大屏幕行业带来的更多的不是要让行业颠覆,而是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契机。
 
  就像出租车、餐饮等业务一样,互联网看起来是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但最终仅仅是方式的改变而已,对市场的需求反而起到了很强的刺激和推动。大屏幕行业仍然如此,市场需求量的增长是互联网+效应带来的最大机会。
 
  在互联网的渗透下,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多,地铁、公交、餐厅,任何一个地方“低头族”随时可见,大家对显示终端的甚至产生了依赖症,没有显示设备的一天似乎都是不完整的。交流需求的增多使得人们对终端显示平台的需求量爆发。过去,终端显示设备可能还只是某些特定应用的奢侈品或者形象工程,而互联网浪潮下,控制中心、监控中心、会议中心各个平台之间的信息都要实现互联共享,对终端显示设备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从推进产业变革来讲,互联网+也是功不可没。移动互联将每个用户加入到了更多的不同领域应用平台,显示设备的应用场景因此而扩大,比如早期的LCD应用最多的可能只是个人PC终端,DLP的应用可能局限在监控指挥中心,而随着安防监控这类对信息共享需求强烈的应用场景的爆发,LCD很快在安防行业普及开来,反而为整个大屏幕市场带来了上百亿的市场容量,市场蛋糕的膨胀,又吸引了小间距LED技术进入室内显示应用市场,形成了多种技术共存的庞大市场。同时,不同技术的产品之间也要考虑到彼此的兼容性,如:屏幕分辨率、信号输入格式,形成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市场格局,共同推进技术的演变和产品的革新。
 
  再者,互联网+如何改变行业商业模式成为最值得期待,最具想象空间的事儿。在消费领域,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让产品和用户之间形成直接沟通和反馈,O2O模式就成为一个去中介化的过程。大屏幕显示行业依然如此,过去厂商主要职责是负责产品的研发和供应,SI或者渠道商负责把产品进行整合后卖给用户,而用户更多地是被动接受厂商提供的产品,在中间就可能产生厂商提供的产品与用户真实需求脱节,但用户不得不接受的奇怪现象。互联网则让产品和解决方案之间的竞争更加透明,厂商的角色也开始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转向应用方案提供商,将用户的需求作为产品和系统开发的第一宗旨。
 
  此外,互联网+对于加快行业整合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模式使得行业产生了一些实力较强的SI,他们积累了许多用户资源,并在长期与用户接触中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于是其中一些SI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公司业务产业链,转向产业链上游的整合,开发一些优秀的产品和方案,逐步抛开产品供应商,这使得原来一部分只会做终端产品的大屏幕厂商生存愈发困难,也开始往渠道方向进行整合。最后,一部分既能提供优秀产品,又专注于客户真实需求的厂商和SI成为市场的“剩者”,促使整个市场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屏幕企业的“烦恼”?
 
  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产业链,每个企业都期望借助互联网+大风把自己吹起来。互联网+在大屏幕领域来说,就是要把各种前端设备与大屏幕进行整合,使其变成一个真正的信息化交互平台。然而,要实现大屏幕的可视化交互,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长期以来,大屏幕厂商大多只是提供硬件设备,而平台化协作中的主角却是软件。要搭建平台,这就需要厂商有很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并对每个行业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任何一个行业应用方案都会牵涉到很多不同的平台之间的对接。以平安城市为例,一套公安系统解决方案中都有N个大的子系统,每个系统都需要该领域不同专业的公司去实施,不同的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编码、通讯语言,要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就像台达的iPEMS智能监控与可视化运营管理系统一样做成一个交互平台,兼容所有前端厂家的系统。现阶段这仅仅是一个很丰满的行业理想。
 
  而且,平台化面临的瓶颈还不止是硬件到软件的转换那么简单,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讲资金投入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大屏幕行业整体市场容量只有几十亿人民币,而很多设备厂商由于不掌握机芯、面板等核心技术,利润空间被上游厂商大大挤压,如何增强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仍是一难事,有些行业领头企业依靠政府补贴或者上市资本投入现在来看还可以正常运作,但一旦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软件开发,投入回报也不能立竿见影,这可能给企业带来经营危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宁愿将利润投入到与大屏幕关联不大的行业,而不是将资金投入到平台化研发中去。
 
  不同系统之间要实现平台化,协同化,这是只有大公司才能做的事儿。从事视讯产品的公司规模都不是很大,如果在软件上投资太大,可能会出现硬件销售的利润还不够维持公司软件研发的这种情况。但是,这并不代表互联网+不会给大屏幕行业带来改变,相反,还会带来行业生态的洗牌。因为客户对行业化、平台化的产品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厂商要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只能去适应市场,产品线单一的厂商生存将会更加困难,也就会把产业链外延,真正寻求将视讯技术跟用户的需求相结合,扎根于行业中,逐步实现从制造商、研发商向服务型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转换。
 
  借力互联网+大风哪三件事可以做?
 
  说道如何进行角色转换,衍生企业的产业链结构。主要有三个方向可以做:
 
  首先是多元化产品经营策略。互联网时代,不同应用场景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需要厂商能包容性更强的产品,显示厂商的产品多元化能应对不同的需求,以台达集团-中达电通为例:DLP主要满足高控制室、指挥中心等高端需求;LCD可以将业务中心放在安防监控方向;小间距led作为新兴的室内显示技术也不能落下。
 
  第二,企业的销售模式要向服务型模式转变。在目前来看,整个行业在这个方向的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无论是厂商还是系统集成商都在走解决方案的路线,将用户需求结合到整体方案中去,而不再是过去的单一产品销售的路子。
 
  此外,有了完善的产品链做后盾,企业还需要在应用需求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可视化”,把企业的硬件优势转换为软实力。比如在平台开发中结合互联网数据库,用数据库语言来编写应用软件平台,将自己的解决方案打造成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前瞻性的大平台。在终端显示上实现大(大屏幕)、中(PC端)、小(手机、iPad)三屏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对企业或行业所有终端显示设备的管控。例如,把网络信号传输到显示端,将可视化信息与客户业务流程相结合。而其中,智能化、数据化的实现过程就是互联网+与大屏幕终端融合应用的体现。大量的数据信号输入到平台上,我们需要用数据库语言来编写程序,并且跟数据采集端相结合,使得不同分辨率、不同语言的数据信号在大中小三种显示设备上都能够清楚地显示图像或数据信息,最终为人所用。
 
  互联网+与大屏幕结合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变得更加聪明、智慧。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