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称为“3D打印之年”,我们可以看到飞机制造、机床制造公司纷纷介入3D打印领域,而2015年3D打印是小爆发的一年,3D打印食物、房屋、器官、玩具等等,3D打印已经开始从小众转向大众,给社会带来了一场变革。
如今是技术创新的井喷期,也是3D打印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金融业应该看到这个苗头并予以支持。据全国3D打印联盟估算,5年内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至300亿元,与之相关的制造业将形成1500亿元的产业规模,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3D打印最关键的价值,是能够支持制造模式的变革。就制造模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机械时代,使手工业作坊变成工业化生产,社会分工明显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时代到来,电机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大批量生产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意味着机器将代替人的智力,再次回归到多品种、小批量的模式,能够满足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一个集散制造的模式。
面对个性化、小批量、定制化的需求,企业难以用大批量生产的模式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就是将大批量生产回归到个性化生产。集散制造的概念是首先把小众需求变为大众需求,通过众创将设计任务分散下去,共同研发或设计;另一方面通过众包将制造任务分散到社会化的生产资源中去,从而达到“创意没有极限,创业没有门槛”的境界。
将来的制造业,可能是5到10年内实现这样一种模式,即一半以上的制造来自于个性化或定制,一半以上的价值由创新设计体现。“互联网+3D”打印,是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非常好的形式。3D打印和传统的制造业相结合,能够形成各种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使产品的开发周期或费用降低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现已应用在家电企业、汽车企业、模具和个性化医疗等。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利用全国的资源乃至全世界的资源来突破企业的围墙,让知识流动起来。希望采用“互联网+3D打印”这种新技术去对产业形成变革的趋势,发展科技,而非等待、观望,更非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