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德国第二大印刷机厂破产暴露印刷业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28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99

  据经济之声报道,德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印刷设备供应商曼罗兰本周末宣布破产,这给全球印刷行业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曼罗兰大中华区总裁袁治能可能没料到坏消息来这这么快,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还在中国的一个论坛上努力宣传曼罗兰所生产的大型设备的种种优点。

    袁治能:我们曼罗兰可以提供很多的技术方面的支持给客户,我们的900的大幅面胶印机,如果一次走纸可以印刷很多印品,那么也是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事实是德国印刷机械行业一直在处于下滑状态,那些价格昂贵,基本都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机械卖得很不好。诞生于1845年、166岁、历史可以追溯到印刷机制造起源的曼罗兰的也难以维持下去了。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袁元认为,曼罗兰的优势恰恰同时也是它的不足,因为现在大型印厂的时代已经过去。

    袁元:每个街面上走过去都有一个快印企业,不像过去,大的这种平面卷筒机来印刷,大规模、大批量印刷的时代,这种印几千万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都是什么呢,就是印几十本,几百本,甚至印个一两百本就完了。

    当然袁元也认为,大环境也是一个原因,欧美的债务危机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不论大生意还是小生意都受影响,曼罗兰现金流也出现困难。

    袁元:欧美的债务危机导致了欧美企业对于广告宣传的支出,明显下降。而很多小的印刷他都是给广告商,比如说给客户做袋子,纸面袋做这种宣传用的,但是这方面的宣传也出现了萎缩。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身处平面媒体行业,印厂是他的业务伙伴,他也因此有切身的感受,就是不仅欧美,中国的传统印刷行业也出现产能过剩。

    水皮: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对这个印刷设备需求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印刷设备据我了解在国内也是过剩的,就是整个行业的设备供应。很多印刷厂现在也都是吃不饱,尤其是在中国。

    水皮还指出,电子出版行业正在一步步侵蚀着传统印刷业,这将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

    水皮:电子图书的发展,人们对传统印刷行业的需求是会下降的,这个里面就有个结构性调整的要求,如果你的企业准备不足,没有跟上调整,或者说产品开发不到位,就可能成为一个牺牲品。

    其实上就在今年7月,日本知名传统印刷企业筱原就已经宣布破产。而另一家百年老店,如今深深扎根于数字化印刷的柯达也备受破产传闻的困扰。在2011年年末,曼罗兰破产的消息使印刷行业的前途看起来是阴云密布。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