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高端视点 » 正文

赚LED的钱也要看各自本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1  来源:中国LED照明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695

  黑电企业的钱不好赚,这似乎成了一条共识。国内最大的几大黑电企业一年的净利之和甚至还不够一家白电企业的半数,彩电业务的成绩惨淡,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好看,人们于是只好去关注有没有涉“黑”(能源),涉“白”(白电)搞得怎样。

  记得当时讨论黑电企业为什么要涉“白”时,家电行业研究人士罗清启曾谈到,这与黑电行业的产业结构有关,黑电产品产业链过长,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企业库存压力大,而且面板等产业链上游关键部件和技术都掌握在外资手中,成本上升压力大,影响盈利情况。对比国内白电品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结构被控制是黑电行业最大的风险。

  事实上,国内的黑电企业们正在进行着各种努力,打通产业链,想要从被动的产业结构中跳出来。最近的一桩就是上周,TCL集团与台湾上市公司宏齐科技旗下子公司携手成立合资公司从事led器件封装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业务。就像TCL董事长李东生在自己微博里写到的,这项合作,“有助我们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在液晶垂直产业链上的核心竞争力,也对珠三角光电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且,相比较增速正在放缓的平板电视领域,led产业是快速奔跑的兔子,从上游的LED外延芯片,中游的led封装,再到下游的led照明应用,都充满了潜力。去年光就led封装市场的总产值就达到270亿元,业界预计今年还将延续20%-30%的增速。这个钱,比生产电视来的好赚。

  这么大一块肥肉,自然谁都要惦记着,创维是黑电企业中行动得比较早的,两年前就以较低成本参股了LGD在广州的液晶模组工厂,而且与晶元、台达电投资6亿美元的led芯片外延片基地也已经在增城开始建设了。康佳参股瑞丰广电也在上个月得到了证监会通过,就LED封装技术与大尺寸液晶电视背光源应用的结合进行研发生产合作。

  当然,这个钱也不是直接摆在桌子上那么容易拿的,外延芯片的门槛比较高,相对进入容易的中游封装领域竞争也是相当激烈。在LED领域走在前面的台湾企业早就瞄准了广阔的内地市场。黑电企业们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扎根,再赚个盆满钵满,就要各自凭本事吃饭了。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