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TOM王兟:向世界新闻传媒集团挺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21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01
    “他是‘大中华地区直接投资最有经验的投资者之一’,在他就任CEO的近六年里,不仅让TOM.com扭亏为盈,而且还让TOM成为‘一辆有五个引擎在大中华地区高速前进的汽车’。他不仅是资本运作高手,同时也是战略专家和管理专家。”这是中国传媒年会对2005中国传媒十大年度人物王兟的评价。

  打开电脑,TOM集团及其TOM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王兟的新闻遍布各大网站,沿着这些新闻的足迹,我们似乎可以勾勒出TOM集团在向新闻集团迈进的足迹,可以欣赏到王兟在传媒资本领域的一次次搏弈。

  从收购163.net到收购华娱卫视,从入股《电脑报》,到收购华谊兄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从参股三联书店到并购风驰广告公司,几年来TOM集团以收购、入股中国媒体市场的强大旋风而吸引了几乎所有中国媒体的眼球,TOM集团究竟在做什么?它在大中华区的投资布局是否意味着一个以资本为纽带的中文传媒集团的崛起?

  1月7日,在北京大学光华新年论坛上,中华新闻报采访了王兟。

  中华新闻报:近3年TOM集团对中国传媒业的大举进入,是否意味着TOM集团以传媒业作为自己的定位?您怎样看待中国传媒业的市场运作和市场运作前景?

  王兟:公司是以传媒为自己的定位。作为外资公司,如何寻求自己的位置,寻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很重要。关于市场前景,我想从3个方面来做说明:第一,发展新媒体。我们是通过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我们在新媒体中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回报,而且新媒体方兴未艾。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第三代手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电视、宽带互联网互通、融合、对接造成的商机非常巨大,而中国有关政策也都鼓励创新,鼓励高科技产业。目前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兴媒体也都是新的公司在做。第二,发展娱乐媒体。娱乐与新媒体、新技术有很好的沟通,而且市场巨大,在这里民营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已经有华娱卫视、华谊兄弟影业公司,但是娱乐的市场远远未满足。第三,发展现金流较好的实物资产,如媒体设施之类的产业。我觉得传媒定义可以放得宽一点;其次,我们需要做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东西;再次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里面其实内涵很丰富。

  中华新闻报:短短的几年时间,从网络到电视,从报刊到户外媒体,从出版到体育、娱乐,您的资本运作搅动了中国传媒多个领域,您在中国传媒市场的运作经验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王兟:我们前几年的运作是打企业基础,所谓企业基础就是在投资的几大企业都在业界领先,都有扎实的现金流,而这个现金流就构成了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一旦有这个基础,企业就会朝着长期发展的目标走。而这个发展可能超越个别的经营管理人,超越某一代的股东,也会超越简单的概念。谈到经验和难点,国外有一句成语“魔鬼在细节里面”,用中国的话说,可以解释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资本市场运作,首先是找对接空间,对接空间一定要找到投融资双方都想的东西,或者叫做一拍即合。接下来就是细节,要花很多的时间在细节上。还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至于难点,应该是难在平衡,这个平衡有各方面的平衡。比如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有各种利益、各种情况的平衡。作为职业经理人也要站在股东的角度考虑问题,寻求平衡,多参与现金流好的、政策宽的新媒体的投资。

  中华新闻报:我注意到您所做的跨媒体整合工作,您3年来在中国传媒市场的运作,整合了TOM集团主要的媒体产业,使之发展成为大中华地区领先的中文媒体公司,以您的经验,您认为什么样的传媒集团更适合中国市场?

  王兟:在高科技和娱乐方面,国家鼓励民营和外资的进入,所以我认为,走新媒体道路应该是民营或外资在中国发展传媒集团的道路。

  事实上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已经在慢慢形成这样一些有特色的公司,如凤凰卫视和TOM集团都属于这样的公司。我大胆地预测5年、10年以后,电影院线、互联网、卡通等娱乐传媒领域,民营或外资会占很大份额。

  中华新闻报:我最近听您几次提到默多克新闻传媒集团,这是否是TOM集团的目标?TOM集团在扩展中国传媒市场的同时,是否也在向世界扩展?现在中国传媒在世界的声音还较弱,您认为怎样让中国传媒的声音在世界上强大起来呢?
[1] [2] [下一页]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