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正文

金融危机丝印企业学会了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2  来源:广州丝印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801

  立足中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共同反思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此时尤显必要,丝印特印作为具有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如何在这轮经济复苏的浪潮中快马加鞭、跑得更远,是企业值得深思的课题。 

  2008年9月15日,世界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揭开了美国金融危机加速恶化的序幕。一年间,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笼罩的阴霾,但中国经济却已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立足中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共同反思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此时尤显必要,丝印特印作为具有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如何在这轮经济复苏的浪潮中快马加鞭、跑得更远,是企业值得深思的课题。 

  大浪淘沙 新兴市场机遇值得关注 

  时下,站在全球携手抗击金融危机的大“舞台”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伴随着自身实力增强正逐步走向历史前台,为应对危机发挥着积极作用。丝印特印行业作为一种加工产业,在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有媒体曾报道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有的停工停产、有的破产倒闭,其中占据最大份额是玩具、礼品、电子、纺织等外贸加工企业,而他们却是应用丝印特印加工形式的终端用户,直接影响着丝印特印行业供应商的生存状况。在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的今天,那些活下来的企业,是否做好转战新兴市场的准备了呢? 

  慧聪丝印特印网通过近期对丝印特印行业部分企业的采访了解到,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因不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在经营中举步为艰,有的企业为了生存甚至放弃老本行去做其他业务。而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却在危机来临之时不卑不亢,重整旗鼓、进行战略转型,根据自身产品特性和市场状况寻求更多机遇,或转战除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或转战内销市场。正是这种不畏艰难、积极应战的乐观心态,在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迎接“黎明前曙光”到来的第一批幸运儿。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原本以内销为主的丝印企业,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也认识到了自身发展的不足,并从危机教训中总结经验,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如: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并时刻保持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研发对市场有价值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而推动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市场充分了解和保持信心的基础上,才能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 

  可见,金融危机中,企业虽然失去了一些财富,但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机遇——开拓新兴市场。我们应主动把握这些机遇,掌好未来企业自身平稳发展的方向舵。 

  危机一周年:丝印企业经营策略盘点 

  正如上面所说,金融危机可以让一批企业倒下,也可以让一批企业获得新生,究竟什么样的企业在大浪淘沙中站稳了脚跟,并勇敢的走在第一线,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借金融一周年之际,慧聪丝印特印网编辑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盘点,并总结了他们在经营中的经验及面对危机的措施,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让更多的丝印企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积极投身于助推行业发展的浪潮之中。 

  ◆深圳臻兴网印机械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深圳臻兴网印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网版印刷机械的企业,十六年来凭着踏实创新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成为中国知名的网版印刷机械生产企业,同时与意大利多家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产品畅销我国各省、市地区及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深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与赞同。

  危机有道:抢抓机遇练内功 创新不止求发展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有些企业看到的只是“危机”,有些企业却善于抓住“机遇”。经济发展史上的“鲇鱼效应”启示我们,危机会带来威胁和压力,也会增强警醒和活力。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发展必有一次“井喷”,而在危机中抓紧“练功”的企业无疑将会为自己迎来更多的机会。深圳臻兴网印机械有限公司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并没有消沉等待,而是抓住时机在全公司内部加大管理改革,提升创新能力,苦练内功,时刻准备迎接市场“春天”的到来。 

  ◆深圳登峰网印设备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登峰网印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到现在已有十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不断探索,追求卓越,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专业生产丝网印刷机的特大型企业。 

  危机有道:大浪淘沙显本色 十年磨剑出英雄 

  2007年我们并没盲目乐观,我们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和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创新力,在技术开发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降低成本。在设计中登峰大量着重设计零件的通用性,不断在研发中提高,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化、不同机型机器零部件的通用化,保证机械维修问题少、易维修、拆装快捷,实现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