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为迎奥运国际品牌广告更加“中国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21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644
    11月23日,耐克公司8年以来首次更换了中国市场的广告代理,韦登迪公司揽得耐克的大单。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媒体广告大战,不少跨国公司都力求广告角度更“中国”。 

  韦登迪公司独揽大单

  从1997年在中国市场投放广告以来,世界广告巨头WPP集团旗下的智威汤逊公司一直是耐克选择的对象,不过智威汤逊只负责耐克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广告事务,代理耐克全球广告则是以重视创意闻名业内的韦登迪公司。

  使得韦登迪公司赢得这份业务的最大原因是他们独特的广告创意。然而就在一年前,韦登迪公司制作的一则耐克广告在国内被禁放,当时那则广告描述了美国NBA明星球员詹姆斯打败中国功夫高手和两条卡通巨龙,挑战“恐惧斗室”成功的过程。

  被禁放的广告忽视了龙在中国的图腾意义,致使广告在中国引起了很负面的效果。此次,韦登迪公司向耐克管理层展示了一份长达70页的推荐书,计划围绕“飞人”刘翔设计各种广告来获得消费者的品牌认可,因而重新赢得了耐克的信任。

  广告商青睐中国标准

  视角由西方人的审美标准转向中国人的爱好,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耐克一家公司身上。去年以来,麦当劳在全球发起了以“我就喜欢”为主题的广告宣传活动,这是麦当劳历史上首次同时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同一组广告、同一种信息来进行品牌宣传,而广告创意正来自国内一家广告公司对中国年轻人心理的揣测。

  令跨国公司在广告设计上亲近中国的最大原因是,中国膨胀迅速的广告市场正成为他们宣传品牌,推广产品的最好平台,据WPP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丁·索瑞尔预计,中国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增长及2008年奥运会的作用,将使中国在未来两年内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中国广告业协会的预测也显示,到2008年,中国广告行业年营业额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其间市场竞争激烈。

  奥运会的举办更是带动广告业发展的巨大商机。目前国际品牌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正是看准了这片土地上具有将发展市场和借力奥运两者相结合的巨大潜力。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