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长虹骤停挖角TCL 称将稳获手机牌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21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489

    昨日(2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虹”)独家获悉,公司内部会议已明确提出,旗下全资子公司绵阳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虹通讯”)从9月份起不再接纳来自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的任何手机业务人才。

    9月底前稳获手机牌照

  日前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第三批手机生产企业中,国虹通讯未能入围。对此,已递交申请的国虹通讯总裁秘书兼传媒总监陈足华称,公司各项申请程序都已被验收合格,将于9月底前稳获牌照。目前,公司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前期筹备都在进行之中,一旦牌照到手,一年内将会生产200万部手机,并在3年内使产能冲到500万部,使手机业务成为长虹重要增长点。

  不过,对手机生产基地将现身何处的问题,长虹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凤朝却没有明确答复,只称尚未最终确定。

  提防“万明坚模式”

  国虹通讯现有150人左右,其中跟随万明坚从TCL集团下属公司——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下称“TCL移动”)跳槽过来的有20多人,他们在国虹通讯手机业务筹备与牌照申请工作中所作贡献不小。目前,国虹通讯总裁由长虹董事长赵勇兼任,万明坚具体职位大半年来一直受外界不停揣测。王凤朝称,目前手机牌照未拿到,国虹通讯整体运营尚未全面启动,还不能安排万明坚具体职位,等工作做好之后再说,长虹会按照手机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规划对其作出合适的职位安排。

  “长虹和TCL都是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由于TCL移动20多名骨干跳槽至国虹通讯已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不想恶性竞争的长虹为避免对TCL正常经营造成过多影响,目前决定不再招聘任何来自TCL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员工。”陈足华说,“国虹通讯希望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经历、不同思维模式的各类精英人才加盟,使得整体运营团队更加开放,更加具有活力。如果来自TCL的员工太多,有可能会沿用TCL手机惯性思维,对国红通讯造成不利影响。”

  长虹内部某高层告诉记者,国虹通讯不再吸纳TCL手机人才的真正用意是:如果万明坚老部下过多可能会在国虹通讯中形成“一股势力”,号称“手机狂人”的万明坚之前在TCL集团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可能在国虹通讯重现,而这正是“军工企业出身、企业运营模式相对保守”的长虹所提防的。 

  “营销至上”不被接受

  万明坚在TCL移动任总经理时,其“营销至上”的粗放式经营思路可能也是长虹所不能接受的。

  TCL集团某高层向记者透露,万明坚离开TCL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外界传言的“功高震主”,而是其“营销至上”的思维模式严重损害了TCL手机业务。2003年之前,TCL手机凭借惹人注意的外形、遍及全国各地的销售渠道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销量急速上升,但进入2004年国内手机市场出现饱和后,TCL手机不重视质量的“软肋”暴露出来,销量出现滑坡。但此时万明坚仍把粗放式、感性化的营销工作放在首位。

  “去年10月份,由于TCL手机业务原本不够规范的生产流程出现失误,使得刚下生产线的200万部手机出现‘瑕疵’,但为拉升销量,万明坚仍一意孤行地把这批手机投入国内市场,这批返修率高达40%多的手机造成了致命后患,使TCL手机业务从此一蹶不振,并不断出现巨额亏损,成为导致整个TCL集团今年上半年亏损6.9亿元的罪魁祸首。”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的手机研究分析师李学芳向记者介绍,今年第一季度,TCL手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下跌至5.3%,第二季度又继续下滑至4%,最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对其质量不再抱有期望。

  长虹上述高层表示,目前国产手机销量整体下滑,主要原因就是质量不过关,所以国虹通讯拿到手机牌照后,将在质量上投入最多资金,首先要使消费者对手机质量有信心,至于营销只会放在其次位置。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