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高端视点 » 正文

广告产业升级的极佳良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2  来源:深圳喷绘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42

  怎么来看2009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呢?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复杂的经济背景。广告业产业链中,广告主、媒体、广告公司无不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2009年广告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将会发现中国经济已经从“亮色背景”首次转变为“不明朗背景”,这个背景可能会为广告业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可能对广告业带来一定冲击。

  2009年广告业剧变的原动力将来自广告主。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广告主传播格局的改变,一是如果宏观经济上升减缓,经济预期不定,广告主的传播冲动将受到抑制;二是各个行业冷热不均,从国家4万亿宏观推动政策中受益不同,区域市场的启动也会不同,由此产生的传播需求迥异于前两年,分化十分明显;三是广告主的传播需求会真正转向精准,力求有限的传播费用下的最高的投入产出比。

  广告主传播格局的改变必然传导到媒体,预计媒体将会出现两种分化:一是大小分化。在不太乐观的2009年总体投放的争夺中,强势媒体无疑最有实力,这是业内得出媒体马太分化的主要论据。如果广告主投放大幅减少,一些小型媒体将很难争夺到投放份额,自然淘汰出局。二是虚实分化。有清晰商业模式与稳定盈利能力的媒体将平稳度过冬天,而以概念创新和风险投资为主要推动力的媒体会面临挑战。

  在广告公司方面,本土广告人对2009年的竞争形势十分乐观,因为预计4A公司的跨国品牌业务会受到大幅冲击,随着4A公司与本土广告业务比例的变化,两者对阵的天平会向本土公司倾斜。而我们对此并不乐观,因为4A公司部分业务受阻,并不意味着本土广告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相反,4A公司有可能在内需业务上与本土公司展开竞争,而这种竞争在前两年并不明显。如此,本土广告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实际上,我们认为,2009年本土广告公司最大的机遇来自国家启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领会本土广告主传播需求的改变,在改变中提升服务内需的水平,如此才能在同一平台上与4A展开较量。

  目前业内几乎形成一种共识:2009年会是马太效应最为明显的一年,不论是媒体、广告公司,还是广告主,都将上演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一幕。我们认为,马太效应不过是市场化的结果而已,对市场中的分子来说,导致马太效应的原因才是值得深究的。可以预计,如果2009年真是一个严冬的话,那么马太效应主导因素将不会是因为激烈竞争,而是市场分子抵御不了严寒而大量退出或削弱所造成的。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可以用16个字概括为:增长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民生改善。虽然如此,但目前的经济前景还是促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采取守势,以稳固自己的广告经营态势,在形势明朗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上,在每次大的变革之际,总有一批先知先觉逆流而动以攻为守,进而获得了最大的市场收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市场回暖之时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垄断优势。也许,我们从广告主在2009年度央视广告招标的竞标表现中能看出一丝端倪。所以广告业作为整体行业,此时恰恰应该主动出击。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