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高端视点 » 正文

广告媒体的传播优势及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6  来源:深圳喷绘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34

    交通广告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设置于公共汽车站、电车站及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的固定型交通广告;第二,以车辆作为载体的流动型交通广告;第三、安置于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的交通广告。

    交通广告媒体具有以下传播优势:

    第一、交通广告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使广告信息的到达率和暴露频次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准。比如,北京地铁作为京城地下交通的大动脉,从清晨5:00至晚23:00为全市居民服务,每天运送乘客140万人次,一般乘客平均在月台的等候时间为5分钟,平均每日在车厢内的停留时间为30分钟,每周乘坐超过6次的占65%。

    第二、印象深刻,刺激购买欲望。乘客在车站、码头、机场等候车船、飞机时,为打发时间会仔细阅读张贴在那里的广告,所以对广告的印象会相当深刻。而且车站广告对所经销的商品进行宣传,具有导购效果,比如杂志、方便食品、饮料等,可及时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促进产品销售。

    第三、弥补四大媒体的空白,消费者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通常远离四大媒体,可利用车内广告及时去影响消费者,充分利用此时相对清静的广告环境,同时车内广告具有强制性,乘客只要一进入车厢,就仿佛置身于广告信息的包围之中。

    第四、车外广告还有极好的地理选择性,在大城市中,广告主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具体性能和目标消费者的类型,选择目标消费者经常乘坐的某一线路的公交车辆为广告媒体

    第五、成本低,和四大媒体相比,各种形式的交通广告媒体是最经济的广告形式。所以,许多中小广告主多以此来作为对其它广告媒体形式的支援性媒体,以此来实现广告信息的最大到达率和暴露频次。

    当然,交通广告媒体也有其不利的方面,如:以经常在户外活动的人群及相对固定的乘客为传播对象,受众对象的层次范围有限;我国各城市的公交车辆从数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造成交通广告媒体资源的不足,媒体的可得性较差,资源短缺;还有就是形象不佳,有可能造成公众对此类广告信息的反感,而影响品牌及企业形象。

交通广告受众数量的统计

    广告主在对媒体进行选择时,不仅要了解关于该媒体的定性分析,还应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养活广告媒体投资的盲目性及风险,成熟的广告主在进行媒体选择时,都以科学、客观的数值作为依据,以确保媒体投资取得相应的效益。对交通广告媒体的选择也需要从量上进行分析,这就是要从受众数量上进行分析及统计。

    交通广告媒体属于非计量媒体,即很难精确地统计其影响的人数。大众媒体中的报纸、杂志以其发行量作为广告受众数量的参照指标,广播、电视以其收视人数、收视率作为广告受众人数的参照指标,那么交通广告媒体的受众数量多少应以何种因素作为参照指标呢?

    在公交、地铁车厢内部设置的车内广告受众数量,应以单位时间内乘坐交通工具的乘客人数作为统计依据,比如每天的乘客人数,每月的乘客人数,或平均每季度的乘客人数等。据业内资料显示,长沙市公交汽车客流量一年为2.03亿人次,月均1696万人次、日均56.5万人次。在使用这种方法统计受众人数时,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这就是单位时间内重复乘坐交通工具的乘客人数,这种重复乘坐现象,造成交通广告信息传播面相应变窄,但广告信息对这部分受众的暴露频次增加,即影响的深度加大。在统计中车内广告实际受众的数量比单位时间内乘客人数少才是符合客观情况的。

    像火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场所设置的固定型交通广告,其受众人数不应仅考虑单位时间内票据售出量,还应考虑这些地点的客流量相当大,实际乘客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大量的服务人员及流动人员。所以这些地区的交通广告影响的人数绝对大于实际乘客人数,因此,许多广告主认为在这些地区设置广告牌灯箱等,即使价格稍高,也物有所值。

    车身广告的受众数量相对前两种交通广告形式更难统计,因为车身广告以车外受众为主要影响对象,其对象数量的多少,将会因公交车通过地区的不同繁华程度而相距甚远。所以广告主通常愿意选择通过主要市区、交通要道、城市环线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