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FESPA主席谈丝网印刷的现状和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2  来源: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647

  大家好,我是FESPA主席Hellmuth Frey,很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丝网印刷的相关问题。

  有些人把丝网印刷看作是一种“小众(使用规模很小)”技术,但实际上丝网印刷行业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富于变化的行业,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能够生产出很多特殊效果,并可应用于不同行业。丝网印刷技术能够制作出很多独一无二的效果——这是其它印刷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今天,我想从应用、技术开发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不同方面来阐述一下丝网印刷。

  FESPA是什么?

  FESPA是欧洲网印联合会,它成立于1962年。

  FESPA的任务是:

  促进丝网印刷和大幅面数字印刷厂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向全世界宣传丝网印刷和大幅面数字印刷技术。

  如何完成这些任务?

  FESPA作为欧洲网印联合会有两个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通过以下两个主要途径来实现。

  FESPA拥有世界级的国际丝网和大幅面数字印刷展会。

  600多个参展商

  来自120多个国家的33000多名参观者

  机器设备的现场演示

  学习机会:技术研讨会和展示会

  首先是FESPA展会,在座的各位可能有人已经参加过FESPA展会——上一次FESPA展会是于2005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

  而即将于今年6月在柏林举行的FESPA2007展会将成为自FESPA成立以来最大和最好的一次展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FESPA展会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参观者,这不但显示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勃勃生机,也表明FESPA正成为企业决策者最好的交流平台。

  我们通过与其他国家协会进行合作,对丝网和数字印刷行业进行再投资。

  28个欧洲成员

  4个协会成员: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泰国

  展会只是FESPA的一个组成部分。FESPA代表了32个协会,它与各个成员展开密切合作,把从展会中得到的利润再投入到这个行业中。那么,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FESPA项目委员会

  FESPA项目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

  项目委员会主要是与会员协会进行合作,寻找支持丝网和数字印刷厂的最佳途径。说:提供学习机会、举行奖项评选、举办研讨会和各种会议、开展培训、鼓励网络化学习和制定相关手册等。

  从2004年开始,该委员会已经核准了60个项目,其中一部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成。

  FESPA项目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旨在鼓励各个国家的协会将自己的项目方案提交给FESPA理事会进行审议——通过核准的项目将得到FESPA不同程度的资助。FESPA最近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就是制定一个丝网印刷网络化学习课程——这是一个培养技术工人的绝佳机会,它现在已经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因此,除了举办行业内知名的展会以外,FESPA还致力于为不同国家的丝网印刷市场和丝网印刷厂提供投资和技术支持。

  现在,我来谈谈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的现状和未来

  丝网印刷行业、应用领域、产品和市场所取得的发展。

  首先我要对丝网印刷及其应用领域的现状做一个简短的概括,其中有些情况你们都比较熟悉。今天,我对丝网印刷的整体情况进行了

  丝网印刷领域

  装饰性丝网印刷

  广告—不干胶、招贴和展板

  综合印刷——印后加工、特殊效果、纹理、纺织品、制衣材料。

  经常要在设计好的图层中使用不同油墨、调墨油和特效油墨的装饰性丝网印刷现在已经成为应用比较普遍的一项技术。我们不愿意失去印刷装饰性产品的能力,因为这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装饰性印刷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陶瓷印刷、不干胶标签、纺织品装饰和CD印刷等。

  功能性丝网印刷

  面板、仪表盘(LCD)、印刷电路、CD装饰、平板玻璃和玻璃产品、涂层、工业产品以及信息系统等的印刷。

  功能性丝网印刷能够控制油墨在不同承印物上的堆积量,因此在技术应用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没有丝网印刷技术,汽车就不会启动,飞机不会起飞,电视也不能正常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印刷厂目前还在不断开发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这个领域对丝网印刷的需要。

  相关/辅助加工过程

  凹版移印、大幅面数字印刷和刻字等

  在很多特殊活件的生产过程中,凹版移印(广告赠品等)、大幅面数字印刷和裁切等技术都可以单独或与丝网印刷技术配合使用。

  展望未来

  丝网印刷的发展和产品

  丝网印刷过程将取得怎样的发展?

  对于像丝网印刷这样一个多样化的生产过程来说,我们无法为这个问题找到唯一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个过程的各个方面,以及它所蕴藏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设想它潜在的发展方向。

  技术开发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