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技术交流:荧光油墨原理、技术及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14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765

    荧光油墨是指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特种油墨。按激发光源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激发荧光印刷油墨(激发波长254nm)和长波紫外线激发荧光印刷油墨(激发波长为365nm)。

    荧光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合物,在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后,颜色会发生变化。1950年,DameCompanyLtd.首次将荧光色素用于油墨中,形成实用制品。近年来,对有机荧光染料用于油墨制造的研究比较多。另一类目前研究最多的用于制造防伪用荧光油墨的荧光化合物是稀土金属络合物。有机颜料的研究始于50年代中期。最近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防伪技术也显得益发重要,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活跃起来。

    目前防伪荧光油墨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可制成油墨的防伪荧光材料主要有三种,

    (1)无机荧光材料

    其稳定性好,但在油性介质中难以分散,耐水性差,对版材有一定磨损和腐蚀。

    (2)有机稀土荧光络合物

    此类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易细化,在油性介质中分散、溶解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3)有机荧光材料

    此类材料易合成,在油性介质中分散性好,但多是日光激发,目前多数稳定性较差。

    对于防伪用荧光化合物,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稀土金属络合物。这类化合物的缺陷,是长时间放置后荧光强度衰减较快。

    有机稀土荧光络合物由于荧光墨粘度小,极易在印刷中引起乳化而产生浮脏或墨辊脱墨现象,特别是无色透明墨,需常检查,以防止出现由于脱墨而产生的漏印现象,用于平印效果不理想,所以,这类荧光墨一般不在平印中应用。此外,由于荧光墨流动性大,干燥较为缓慢,如果墨层较厚,快速印刷时容易因墨未完全干燥而产生铺展造成糊版。所以印速不能太快。

    另外,无机荧光物等是晶体发光,若压力过大,则会使晶体破裂从而使发光亮度降低。所以,在进行荧光油墨印刷时,一般不采用凸版印刷;在进行凹印、柔性版印刷时,印刷压力亦不能过大。

    此外,国内以前也报到过一些用染料制成的荧光油墨。它一般是将荧光染,料溶于尿素树脂、三聚氰胶树脂、三氮杂苯类树脂等树脂后制得的。此类荧光油墨多用于凸版印刷和丝网印刷中。这类荧光油墨虽然具有色彩鲜艳等优点,但它的耐抗性比较差。耐光性能不好,不能长期放置于室外阳光的照射下。长时间放置后荧光强度衰减较快,所以适用的印刷形式有限。为弥补耐抗性差的弱点,这类荧光油墨颜料的浓度可以高些,印刷上的墨膜厚度要尽可能厚些,荧光效果才会更好。为提高荧光油墨的效果,要求最好在白度高的纸上进行印刷。印刷色序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不宜使用干燥剂,最好不加罩光油或用透明度较好的亮油,不宜与别的油墨混合使用,因此印刷前要把墨辊洗净。

    荧光效果不理想是荧光防伪油墨印刷中最常见的故障。因此,有必要研制出荧光强度高,光稳定性好,且印刷适性较好的荧光油墨。

新型防伪用荧光剂的特点

    新型防伪用荧光剂寻找到了克服一般有机荧光材料稳定性较差等缺点。它具有下列特点:

    1.目视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紫外光照射才显色;

    2.在固体中,其荧光强度高,长时间暴露在紫外光下,也很少退质。耐性好,且有较强的光稳定性;

    3.抗汗、抗皮脂性好;

    4.具有耐酸、耐碱能力;

    5.易分散,耐磨擦性好;

    6.不溶于水。

    新型防伪用荧光剂光稳定、耐酸、碱性能较好,荧光强度高,激发时可见光新颖、清晰而持久的防伪用荧光化合物。

    此种荧光化合物,适合配制成各种印刷方式用的油墨,特别适合配制胶印用油墨。

    荧光油墨在防伪印刷中的应用

    此种油墨主要用在证券印刷中。证券包括的范围很广,除钞票、邮票两种主要证券之外,还包括各种金融凭证,如支票、债券、股票、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荧光防伪油墨在邮票印刷中的应用

    现在已有许多国家发行了荧光邮票。如1986年我国发行的“T110M"《白鹤》小型张,在黄色和红色油墨中均加入了荧光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小型张上白鹤的眼睛发黄色荧光,而嘴和脚则发红色荧光,图案十分美丽。进入90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