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经新闻 » 正文

我国已形成智能卡完整产业链年发卡量5年增加3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未知  浏览次数:463
从"国家金卡工程第九次全国IC卡应用工作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智能IC卡在金融、电信、税务、交通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年均发卡量已占全球发放总量15%以上。 

    在此带动下,我国智能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芯片设计、模块封装、卡片和读写机具的开发生产、卡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到提供各类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已形成完整的智能卡产业链,占据了国内IC卡市场80%以上的份额。 

    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张琪透露,"十五"期间,我国智能IC卡发卡总量5年间增加了3倍,累计约25亿张。我国成为全球IC卡应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IC卡已被广泛应用到电信、城市交通、市政公用等诸多领域。其中,2004年4月启动的非接触式IC卡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截至今年10月已成功换发3.7亿张。到今年年底,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公交IC卡应用系统,累计发卡约1亿张。不少城市发行的公交一卡通已经实现一卡多用。 

    据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丁文武介绍,目前我国从事与IC卡相关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约有2800家,从业人员约有10万人。在国内各IC卡行业应用中,我国自主设计的芯片占据了主导地位。IC卡芯片设计的发展带动了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目前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前10强中就有近半数依靠IC卡芯片成就了企业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还初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射频智能卡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条涵盖了整个电子标签产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琪同时指出,尽管我国智能IC卡发展成绩突出,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规划和管理工作滞后于应用发展;银行IC卡应用还不够普及,用卡环境还需继续完善;跨行业的"一卡多用"试点工作进展缓慢;配套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等。为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通过整合资源,完善使用环境,进一步推动智能卡产业发展及应用走向深入。同时,在电子标签方面,我国将通过推动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业化,继续推进在重点领域的应用试点和推广;推动制订符合中国国情、坚持创新发展、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标签国家标准。 
 
关键词: 智能卡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