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我国专利复制印刷技术实现新突破

  • 发布日期:2005-07-15 浏览次数865
 

  我国专利复制印刷技术实现新突破 中外地理界、收藏界闻名的中国古代最大地图《大明混一图》原大绢质复制品近日由中国印刷总公司仿真艺术制作部制作完成。复制该地图采用了曾获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现代胶印宣纸复制专利技术,并采用了调频网宣纸印刷技术,基本上消除了印刷网点,使复制品更逼真,使原来由于年代久远、尺寸过大,不适合于公开展出的孤本地图有望在国庆节前后以原大复制品的形式由有关单位对外展出。

    中国印刷总公司仿真艺术制作部郭经理向记者介绍,2004年底,该公司接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委托,开始了《大明混一图》的复制工作。为了完整地保持这幅国宝的原貌,他们从制版调色到打样合成,都进行了精心制作,更重要的是采用了调频网宣纸印刷技术,基本上消除了印刷网点,使复制品层次更丰富,色彩更逼真。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仿真部专门采用胶印技术进行各种宣纸、绢画的仿真复制,所用宣纸多为添加檀木皮和其他纤维成分的特制宣纸。他们始终坚持“传承民族文化,光大中华精神”的宗旨,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多年来,他们与文物出版社、第一历史档案馆、宫苑文化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精心复制了大批名家作品。其中《华山碑帖》、《淳化阁帖》、《启功书画选集》等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记者还专门采访了主持《大明混一图》复制工作的高级工程师王儒林。他说:“随着仿真复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客户需求的增加,现在经常遇到复制二拼接、三拼接的书画作品,但这次复制如此巨大的作品,需要裁切30套版,四面都需要拼接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在复制中,我们不是简单采用仿真复制技术,而是将去年刚刚试验成功的调频网宣纸印刷技术运用到《大明混一图》的复制工艺中,使复制品基本达到了原作的效果。”

    据有关专家介绍,随着胶印宣纸复制技术的不断提高,有望让更多的中国古代善本图书、孤本名人字画的复制品向人们展示。这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能让广大书画爱好者看到中华瑰宝的基本面貌,让众多的艺术佳作走进千家万户。这也正是仿真技术不断追求科技进步的意义所在。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印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