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经验交流:仿蜡染印花工艺完全手册

  • 发布日期:2007-04-30 浏览次数704

  1  仿蜡染面料及对应染料的选择

    1.1  蜡染印花的面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面料对仿蜡染印花的视觉效果很重要,一般纯棉、棉麻混纺织物较为适宜。这类织物易上色,染后色泽坚牢、耐热,并能承受热蜡、化学染料和药剂的侵蚀。

    1.2  花型设计
    花型设计以满地民族图案为主,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进行描绘。由于仿蜡染印花需要有裂纹效果,故在设计花型时可用线画分割的技法使之产生朦胧、晕染的过渡层次效果。

    1.3  染料的选用
    仿蜡染印花后的织物要求色泽浓艳,基本没有正反面之分。仿蜡染画料尽管只是单面印花,但也要求接近真蜡染的效果。花型中主花及底纹的图案常以深暗浓色为主,如藏青、深蓝、黑酱、枣红、黑棕、墨绿和紫红等。印花染料可选用不溶性偶氮染料以及活性染料等。

    2  仿蜡染印花工艺

    2.1  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汽蒸→平洗(烘干)→拉幅(上浆)→轧光

    2.2  印花工艺
    实践表明,采用拉元、活性染料同印工艺或活性染料印花工艺辅以相应技术措施印花,适应范围广,印制顺畅,效果优良,成本适中。
    若采用涂料/活性同印工艺(或涂料工艺),不但手感差,涂料传色难以克服,而且涂料印制的花型,因粘合剂成膜层在轧光前有一定的粘性,轧光时会粘附轧辊,造成脱色、搭色、开车不顺,产品质量低下。

    2.3  印花处方
    活性染料印花处方/(g/L)
    活性染料    x
    小苏打      15-30
    尿素        40-120
    防染盐S     5-10
    海藻酸钠浆  y
    温水        z
    印花时,活性染料一般采用国产K型和部分M型活性染料。碱剂小苏打用量随染料用量而变化,深色为25-30g/L,中色为20-25g/L,浅色为15 g/L。若使用活性蓝印花时,碱剂以小苏打、纯碱混合使用为宜。尿素用量随染料用量、印花方式(机印、圆网、平网)、花型面积大小而定。
    色浆静态表观粘度随印花方式及花型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网印色浆粘度以低于1 200 cPa·s为宜,尤其是容易形成“发花”的块面印花,色浆粘度应不低于1 500cPa·s。网印时,海藻酸钠原糊宜用低粘度品种,以减少“粘刀口”、“塞网”等疵点。

    2.4  印花的色泽
    由于活性染料给色量和提升率有限,色泽的深浓往往不够理想。蜡染的色泽大多与主花的深浓色调相一致或相接近。电脑处理时,要将细蜡纹的精细程度、粗蜡纹的干笔效果及蜡纹的杂点层次充分地表现出来。仿蜡染图案中的花色都是一些较明亮的色泽,在整个花型中起点缀作用,常见的颜色有艳蓝、翠蓝、艳绿、红莲、深红、金黄和橘红等。这些花色仿色时应力求与原样的浓艳度一致。印花染料可选用活性和不溶性偶氮染料。有些蜡染花型中还带有大面积深浓色的满地,色泽以黑、墨绿、深棕、藏青、艳蓝和金黄等居多。以艳蓝色为例,宜采用进口活性染料Drimalan R-RGL或Levafix P-3RA;若考虑成本,可以从国产活性艳蓝R3R、翠蓝KGL、蓝KGR和藏青KR等染料中选拼成近似色。
    仿蜡染面料中大面积的白地花型较少见,一旦出现,在后整理时必须上加白剂,以保证白地洁白。大多数仿蜡染面料的空白地均要套染浅地色,如浅蓝、浅黄、浅紫、浅绿和浅米色等。

    3  工艺中的注意事项

    3.1  色差的预防
    (1)印花操作的标准化
    调色  准确称取染料和助剂等染化料,调色应做到计量标准化。色浆厚薄程度不仅应符合印制和花型的要求,还应做到桶与桶之间的一致性。
    印花  车速要稳定。花筒、花网压力、刮刀角度与压力必须处于较佳状态,以保证色泽前后一致。

    (2)克服传色
    仿蜡染印花的来样大多为深浓色泽辅以淡浅色。深色与浅色之间,往往采取压印与合线的雕刻手法,深色排列在前的方式较常见。深色向浅色方向传色,是形成前后色差,甚至与来样严重不符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克服:①在拉元或深色后面,插排淡浆光板辊;②摆放小刀,铲除部分传色及布毛头;③在活性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