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UV技术与印刷特色

  • 发布日期:2007-02-09 浏览次数479

    近几年,由于烟酒行业对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且更加强调金/银卡纸和塑料等非吸收性材料的使用,推动了国内印刷企业争先引进、安装与这些技术相关的UV固化设备。经过近10年的市场磨砺,国内在包装印刷上采用UV工艺技术的复杂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国外的同类产品。


    而国外行家却认为,我们虽然在应用UV工艺的复杂程度上超过了国外,但对UV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仍不够透彻。例如,虽然知道UV油墨印刷需要特殊的胶辊、橡皮布、版材与清洗剂,但却不知道油墨在墨辊上干固或飞墨等故障都可能是油墨或清洗剂使用不当所致。为此,本着“求精求进”的精神,重新认识UV技术与印刷特色,对已经采用UV印刷和正准备引进UV技术的同行十分必要。 本文将简述目前国内UV印刷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外针对传统UV印刷而开发的共固化油墨及其应用。


    UV印刷喜忧同在


    目前,UV印刷主要用于金/银卡纸、镀铝纸及塑料等非吸收性材料的包装印刷,uv油墨在赋予了印刷品高质量和高光泽的同时,也给操作带来了许多麻烦:


    (1) uv油墨因其腐蚀性强,所以对胶辊的要求极高,需要使用EPDM或双用墨辊。但EPDM和双用墨辊对含苯环的清洗剂特别敏感,极易硬化而改变墨辊性能。


    (2) 普通油墨印刷与UV印刷间的转换时间过长,且过程烦琐,如转换与清洗时间过长,需要印刷机长时间停机,从而影响生产进度。


    (3) UV油墨的水墨平衡宽容度很窄,印刷中容易造成油墨乳化,影响印刷品质的稳定性,且控制不当,还会发生脏版故障。 由于UV油墨印刷后黏度高,缺乏流平性,还会出现墨膜表面粗糙、色相不够透明的现象。


    (4) 由于UV油墨的叠印性能不佳,需要在印刷色组间加装中间座进行固化,以改善叠印效果;而安装多组中间座增加了硬件投资。


    目前国内的UV印刷市场主要集中在包装印刷领域。在包装印刷中,色块印刷较多且印量较大,对转换与清洗时间较长、水墨平衡难控制及高额硬件投资等难题尚且可以忽略,但如果这些问题发生在商业或出版印刷等以短版印刷为主的市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UV共固化工艺的由来


    为完善UV印刷工艺,德国UV系统制造商Grafix配合因科视(INX)油墨公司共同开发了UV共固化新工艺。该工艺是利用一种油墨新技术,打破传统UV油墨和普通油墨无法相容的困难,再配合高功率的紫外固化装置提高了UV油墨的固化质量,解决了UV印刷中的一些问题,而且降低了印刷商进入特殊印刷领域的技术门槛。


    1.UV共固化工艺的特性


(1)可用一般清洗剂清洗,且清洗时间较短,避免了印刷过程中停机时间过长的问题。
(2) 普通油墨印刷与共固化油墨印刷间转换所需时间和普通油墨印刷的换墨时间相同,且操作简便。
(3) 共固化油墨在印刷中的水墨平衡宽容度与普通胶印油墨相同。因此对油墨乳化、脏版等问题容易控制,印刷质量稳定性提高。
(4)印刷网点比普通UV印刷更锐利,印刷墨膜表面颗粒细腻,且具有色彩透明的效果。
(5)共固化油墨不需要昂贵的UV专用胶辊。
(6)油墨间的叠印性极佳,只需一组中间座固化即可加强叠印效果,减少了硬件投资。


    2.国外同行的观点


INX油墨公司紫外/电子束产品经理——Gale Waller
共固化油墨在控制网点增大、叠印性能和颜色对比度方面都优于传统UV油墨。
与传统UV油墨相比,共固化油墨有更宽的水墨乳化空间,可降低印刷中的浪费。
《美国印刷者》杂志专业编辑——谢诺·亚当士
共固化油墨的成本比传统UV油墨高,但其所带来的其他效益,如可连线进行UV上光,简单的清洗操作,较少的浪费,较快的交货等,可完全抵消这一劣势。
但在进行UV技术投资或业务转换前,厂家必须确定固化系统和耗材供应商能否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圣路易印刷公司的总裁——约翰·史特
这项技术扩大了我们对客户的服务范围,拉大了我们和对手间的距离。
美国《油墨》杂志编辑——大卫·萨塔诺
共固化油墨为印刷厂商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逆向上光


    在国内,UV印刷的主要承印物是非吸收性材料。而在欧美地区,印刷厂商不仅利用共固化工艺印制与传统UV油墨相同质量的印品,而且并不满足其仅具有的高光泽镜面效果或透明效果,进一步改进了此项工艺,以达到更高的印刷反差。为此,开发了一种称为“逆向上光工艺”的初期版本,但当时,由于一些细节问题未能解决,如附着力,故没有真正推行。经过几年的完善,此项工艺已日臻成熟。以下介绍利用此技术进行的局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