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解析超高亮度LED产品技术

  • 发布日期:2007-01-31 浏览次数627

   编者按:各界称为兼具省电效能及绿色环保「发光二极管」技术,一直以来就是身怀绝技各国led厂商们长期重点投入产业,其目的不外乎是在追求更高效率及超高亮度的led产品。综观目前LED发展趋势与技术,在高亮度LED迅速发展与红外线LED持续扩大应用,加上一般亮度LED可见光稳定成长之余,从上、中、下游LED发展趋势及表现来看,则呈现出稳定成长走势。

不过,目前各家厂商质量良莠不齐、低价及技术研发都在强力竞争下的LED产业,厂商要如何面对竞争激烈及技术发展,将成为当前所要因应的问题。本文专访国立中兴大学材料工程学系专任教授武东星博士畅谈LED市场应用趋势及目前校园实验室中所研究的新技术。

LED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 众多门槛尚待突破

 在众多半导体材料中,LED只是其中一种,其主要结构呈现磊晶状态,并利用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不变原则下,可在半导体内正负极2个端子施加电压,当电流通过时,促使电洞与电子相互结合,其它剩余能量便会以光的形式产生释放,其能阶高低使光子能量产生不同波长的光,以致于造就LED为基础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

 另一方面,在下一代照明设备与区域网络光通讯应用慢慢成形之际,LED势必将会散发出更为耀眼光芒与前景;这是因为在与一般发热钨丝灯泡或者是水银日光灯相较之下,led光源具有较高发光效能、寿命长久、省电性能佳,甚至具有低污染等优势。由此可见,各种照明设备及显示光源市场需求扩大,形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等趋势,逐渐形成LED厂商趋之若鹜情况,以及大力投入高效能LED开发技术。

虽然白光LED技术成熟度目前已发展到某个阶段,但…毕竟单颗的LED功率大约是0.1W左右,光通量会有所限制;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将多颗LED经由整合后,才能以「新一代光源」取代白炽灯源。虽然作为室内用照明光源灯具等实际应用案例,或多或少都已市场上出现应用,不过,其高单价实在难以普及性的推广;因此,要符合市场所期待的合理价格,尚须等上一段时间。

 因此,led照明能否持续扩大市场,其主要问题在于亮度、专利权柯断、使用特色、单价过高…等症结;因此,在这一两年之内led照明要完全取代室内照明设备,其难度相当高。不过,绝大多数LED厂商还是不愿放弃,持续地尝试进入其它特殊应用市场为基础,例如:户外大型显示器、车用指示灯、仪表板、手持式产品背光源、交通标志…等多项信息系统应用,借以累积实力及经验持续加强开发LED照明技术,期盼未来能将LED以生俱来特性发挥至极,开创出照明设备新的一番局势。

■摆脱国外大厂专利权纠缠 迫切发展独有LED专利权实力

 自从LED技术发展至今,超高亮度多数LED专利权大都掌握在欧美、日等LED大厂手上,技术层次不高的台湾厂商,则为了规避犹如天网交织的LED专利权,无法采用最具效率之技术,使技术与产品却只能在中、低阶层应用市场打转,因此,要如何打破这个窘境,便成为台湾LED厂商当务之急。在中兴大学材料工程学系实验室研究中,就是将精密机械制造概念引入半导体制程中,以自行设计的设备,结合反射镜及低温热压式晶圆黏贴技术,成功制作出高反射率且散热良好的新型超高亮度LED。

在制程成本及复杂方面,还可以比美、日等国降低不少成本,甚至在产品良率、省电效率、发光等效能上,都不逊于美、日LED产品。中兴大学材料工程学系实验室则是以全新研发设计技术,成功研发出比传统LED更为明亮度,价格还能持续降低的高效能LED,将可望协助台湾厂商发展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LED产品。而在技术转移方面,已授权给台湾多家厂商后,低价成本、质量优异的LED新产品,已销售到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亚洲地区,颇受全球光电大厂关注。

■光的重要性与其致胜之道

 随著这几年磊晶技术迅速发展之下,经由选择高纯度的单晶原料,再由适当温度控制及精确地掌握各组成元素分子大小匹配性,已可获得高质量双异质结构半导体或量子井结构的LED,便能将不同种类的单晶元素逐层地建构起来。更进一步讨论,电光转换效率也就是内部结构量子化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已经高达90%以上;另外,在可见光LED材料选择上则是以AlGaInP为最大宗,这是因为其晶格常数(lattice constant)与GaAs基板具有绝佳匹配性。不过…由于GaAs基板能隙小于这些材料能隙,加上LED所散出的光又属于等向性光源;因此,有将近50%光源会在进入能隙较小GaAs基板时,便会受到吸收或者耗损。

 除此之外,倘若LED结构没有适当地安排电流分布,本身材料也会吸收其光源,而光源将从高折射率半导体传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