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挤占传统媒体广告市场 新媒体广告尚需检验

  • 发布日期:2006-03-03 浏览次数832
中国广播影视发表文章分析指出,岁末年初,关于新媒体挤占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话题不断升温,一时间,新媒体“战胜”传统媒体仿佛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何时“战胜”仅仅是时间而已。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年度专项报数据告显示,2004年电视、报纸、广播、杂志获得的广告份额分别为38.8%、23.1%、3.0%和7.4%,而2005年预期获得的广告份额为38.7%、22.1%、2.8%和6.9%,这四大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首次出现了下滑。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的话说,中国的广告市场出现了“拐点”。 

    黄升民称:“2004年国内广告市场为1200亿元,实现17%的增长,预计2005年的增长在15%~16%,但增长部分很大一块落到了新兴媒体上。”他说,传统的四大媒体所占的广告份额曾经最高达到80%,但到目前只能占市场的45%,相反,直邮、户外和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新媒体似乎成为了广告的宠儿。 

    然而,新媒体的广告前景果真如此美妙吗?从上面的数据来看,除去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四大传统媒体,所有被称为新媒体——比如网络、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户外媒体等的广告总份额只占到了29.4%。 

    “我个人很避免用所谓的新媒体战胜传统媒体的这种PK式提法。”台湾新数通中国区总经理夏鸿认为,“新媒体、传统媒体都在不断创新当中,对于创新而言,彼此机会均等,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媒体的优势也许更大。” 

    改变广告传播方式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广告是一种单向传播,换言之,就是硬塞给受众。对于这些广告,消费者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接受。 

    “在新媒体上投放广告,是整合营销的一种手段。”实力传播互动行销副总监崔延宁向《中国广播影视》记者表示,客户在新媒体上投放广告实际就是对传统资源的一种整合。 

    实力传播的合作伙伴,号称中国手机娱乐先锋的空中网,在为其客户的广告宣传上,用的就是整合营销的手段。 

    以2005年商业大片《无极》为例,《无极》不仅与空中网推出了中国首个电影wap官方网站,而且也落实在电影宣传的配合上。除了向手机用户发送电影海报、片花等直接的广告宣传外,还有更具互动性的,如答题赠电影票、抽奖等方式,来吸引手机用户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


    “这避免了让观众反感的生硬的广告形式。”空中网广告中心高级经理唐荔介绍说,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载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整合、交互的营销模式。 

    手机媒体搭建的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广告平台。但是,如果采用直接以短信、彩信形式发送广告,无疑就是换个渠道做传统广告。“这样不仅让手机用户感到被打扰,也会有损于客户的形象。”对此,崔延宁认为,手机媒体的广告形式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讨,才可能更有效地利用手机“一对一”的特性,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目前,客户在空中网的所有广告投放,采取的都是不同于传统广告的更为灵活的方式。唐荔表示,“用户不仅是单向的接收,还可以回复,达到互动,这样的广告行为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新媒体,正是由于它的‘新’,所以广告价值无法估计。”崔延宁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新的接触点越来越多:上班路上的路牌、灯箱;公交车、出租车上的移动电视;写字楼电梯前的楼宇电视;网络;以及自己手中的手机等。 

    “新媒体广告的确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传统媒体正在下滑,说不定有一天要让位于新媒体。”对此,崔延宁信心十足,他表示应该“利用新媒体,做事件营销”。 

    “客户已经逐渐认可了这样的推广方式,”但崔延宁同时表示,客户在新媒体上的广告投放还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如果没有活动、事件,常规的推广不会有多少增长点。” 

    “旧”与“新”的整合 

    作为新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相对于手机来说已经可以算是“旧”媒体了。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广告形势可谓是前景光明。根据iR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继续增长,较上季度增长11.2%,较去年同期增长24.9%。同时,根据摩根·斯坦利公司网络分析师玛丽·米克的统计,在线广告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新浪与搜狐瓜分了中国55%的市场份额。 

    相对于门户网站在广告收益上的风光来说,作为广电行业内的网站——央视国际网站的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