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关于数字印刷标准技术参数选择的探讨

  • 发布日期:2007-01-10 浏览次数642

数字印刷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方式,在短版、个性化的市场上独领风骚。而在数字印刷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它在成长壮大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可忽视的挡路石,即缺乏统一的数字印刷标准,使印刷品质无法得到正确的衡量,同时还导致了人们对数字印刷技术的误解。关于数字印刷标准的制定国内已经召开了不少会议,但是,相关标准要真正出台还需要时间。我们知道,制定数字印刷标准,核心问题是对印刷标准技术参数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范围的制定。本文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对数字印刷国家标准中的技术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数字印刷国家标准的技术参数指标进行分析,为数字印刷标准的制定奠定一定的基础。

    数据来源分析

    数字印刷国家标准技术参数的样本数据是标准技术框架制定的基础,而数据来源必须既符合现有印刷标准的基本规律,又要符合数字印刷的技术特点。从数据的间接来源与直接来源两种方式的原则可以知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数字印刷技术参数及其取值范围是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印刷标准的。

    从理论上看,数字印刷是对传统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流程的简化,与这几种印刷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制定数字印刷国家标准技术参数时,选取以上几种方式的技术参数及其取值作为参考数据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些资料可作为技术参数初步确立的参考。通过对国际标准(ISO)、中国国家标准(GB)等现有的印刷标准,包括公开出版的中国国家标准《GB/T 7705-87 平版装潢印刷品》、《GB/T7706-87 凸版装潢印刷品》、《GB/T 7707-87 凹版装潢印刷品》等标准规范,可以将其中相关的技术参数作为数据来源之一。

    从实践上看,通过直接从实际生产中的数字印刷样本获取数据资料,可以验证理论上确定的技术参数取值范围的可靠性,至于其精准的数值,还必须经过大量的观察实验以实现优化数据的目的。

    数据采集

    根据对中国国家标准《GB/T 7705-87 平版装潢印刷品》、《GB/T 7706-87凸版装潢印刷品》、《G B / T 7 7 0 7 - 8 7 凹版装潢印刷品》和《GB/T17497-199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技术参数的构成分析,结合数字印刷特征,将印刷品分别描述为精细印刷品和一般印刷品两组,其中,精细印刷品是指采用高质量印刷材料和精制版工艺生产的质量符合精细产品各项指标的高档印刷品;一般印刷品是除精细印刷品以外的其他印刷品。

    由于精细印刷品与一般印刷品的技术参数不同,可以将精细印刷品的技术参数与一般印刷品的技术参数分组统计,这将有利于数字印刷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将数据分为精细印刷品和一般印刷品两组统计之后,再根据每组数据的描述和进一步分析的需要,结合数据(即技术参数)的特性进行再次分类归纳出需要的技术参数及其数值。

    由于质量标准是标准的核心,因此,在印刷领域,无论采用何种印刷方式,都必须关注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在有关印刷标准中,与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可概括为下面三类:


    (1) 美学因素

    印刷品是视觉产品,印刷品的美学效果是对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的关键,包括设计时的字体选择、色彩设计、美术图案、图像位置、版面编排样式以及对纸张、墨水的选择等。但美学特性的数量描述极其困难,一般只做定性规定。

    (2)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就是在印刷生产的各个工序中,影响印刷品质量的控制因素。印刷品质量的技术特性包括图像清晰度、色彩与阶凋层次再现程度等。在这些特性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用数量表示的,如色彩、阶调、套准等。

    (3) 一致性因素

    印刷是一种批量产品,产品的一致性至关重要。由于传统印刷方式中,可变因素多,印刷质量的一致性就十分关键。尽管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生产有很大区别,但一致性同样重要。

    在数据描述与分析中,上述三类因素的数据按照色彩、层次、清晰度和一致性这四类进行再次分组统计。

    数据分析

    通过对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