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防伪印刷在包装装潢上应用

  • 发布日期:2007-01-10 浏览次数587
一、 印刷设计的防伪

     一件成功的防伪包装印刷产品,首先需要包装设计师认真地组合多种防伪手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设计,以起到更好的防伪效果。


     1.商标与瓶贴的防伪设计


     通常流行的商标防伪设计多采用将产品商标制成激光全息虹模直接压印在被印物上,使其高档华贵。因激光全息虹膜版的制作是一种高深技术,一般想假冒很不容易;再者,就是拥有技术和设备也不可能复制出同原物和色彩别无二致的商标本。瓶贴的防伪设计最好用一次性的粘接纸,使其无法揭取,甚至用蒸气蒸薰也无法揭下,例如现今流行的特种及时贴纸等。


     2.盒盖与盒底开启结构的防伪设计


     盒盖与盒底的开启部分,多采用粘贴封条及封口签。有用激光全息虹膜制作的一次性封口签封贴,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启封后包装盒不受到破坏,能被制假者回收后包装假货,十分不安全。目前,一种新型的盒盖开启与盒底不可开启的防伪结构已经发明并在推广使用盒盖开启采用将盖舌与盒体用强力粘接剂封死,在盒体后背设计出断点压痕,与盒体同时模切而成。消费者只需将手按住盒盖,拇指按捺压痕处,顺势一掀就可很方便地将盒体打开,同时盒体也不可能再被二次使用。盒底可设计成不可开启式结构;该结构成型后,强度和承载力很好,不破坏盒体无法打开盒子,而且无须粘结,防伪效果很好。


     3.装潢的防伪设计


     装潢方面的防伪多借鉴钞票设计的防伪技术。在不影响整体大效果的情况下,使用许多精致、细密的图案和几何花纹群;为了杜绝作伪者利用复印(含彩色复印)机和电分机扫描的方式伪造,最好使用中性色调配置,在设计一些明度较高和格调要求素雅的包装装潢时,不妨在底纸上铺衬一些用无色油墨或与底纸色相近的特种油墨形成有规律的密集花纹,或无规律肌理图案;远距离视而不见,近效果十分精美。不仅提高了商品档次,而且防伪作用特别明显。装潢的防伪还可采用微缩文字、隐蔽处作暗记等设计手段。例如将一些与商品有关的文字微缩成肉眼仅能依稀可辨的小字嵌入某处。或将一些较大、较明显的文字笔道去掉一个豁口,使人误认为是印刷时的庇点。再者将细密的几何花纹中稍增添几处线点也是作暗记的极好方法。


     二、印刷纸张的防伪


     传统的防伪印刷纸张应首推水印纸。水印纸是指纸张在制造过程中,利用技术手段将所需的标识、图案等做入纸中。在平常情况下是不易看出的,只有对着强光透射才能看清。我国发行的较大面额人民币大都采用了水印纸印刷。大多数国家的钞票、重要的国际文件、设施图纸和各种票证均用水印纸印刷。水印纸的生产工艺是13世纪意大利造纸专家发明的。因为它在制造过程中融汇了设计、雕模、制网、抄纸等复杂工艺过程。因此常使造假作伪者束手无策。查验水印也是识别真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特殊的防伪纸张还可以在造纸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彩色纤维,或莹光纤维等,然后严密控制配方。也有在纸中埋入金属线,被称为安全线的。这类纸张如果在高档次名牌商品包装上合理应用,可使商品神秘华贵,做假者望而生畏。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造纸技术也在融汇了旁类技术后有了长足的进展。例如,可以在不同光线下反射出多种颜色的名片纸、珠光纸、激光虹膜纸、金属与纸张复合后形成的金箔纸、银箔纸以及再处理形成的压花纸、折光纸等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如果适当掌握它的性能、特点和进货渠道作为防伪印刷用纸,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力是不可低估的。


     三、印刷油墨的防伪


     适当掌握和利用具有防伪作用的油墨材料,有时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1.热致变色油墨


     国内外一些科研部门和厂家相继研制成功一些不同特点的热致变色油墨。这种油墨在一定的外界致热条件下,颜色会发生变化。它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可逆型的,即至致变色后,热源一经撤法,油墨颜色又可恢复原状;另一类是不可逆的,即热源撤离后,油墨颜色不可复原。印刷厂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制出特殊图案或标识版,用这种墨加印到包装装潢的隐蔽处或任何指定的位置,并可随时改变暗记的位置和颜色,使人难以伪造。当验证商品真伪时,使用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源,例如:打火机、火柴、倒入开水的杯子、热吹风机等进行薰烤,暗记部位即刻产生明显的色彩变化,隐蔽标识等也相继显出,可迅即辨出商品的真伪。


     2.光致变色油墨


     光致变色油墨可分两类:一类即普通型,是指出普通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