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备耕新景:农用生产资料广告大战荧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6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683
  春回大地备耕忙。眼下,各地农用生产资料市场骤然升温。电视屏幕上,种子、化肥、农药的宣传广告更是热闹纷呈,将农家备耕的热潮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如此的“市场繁华”,大大方便了农民,但也让他们“眼花”———究竟该买哪一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农资广告大战,可以追溯出几个原因:一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惠农”,粮食生产效益逐年上升,带动农资消费趋旺,相关产业也纷纷上扬发展。     二是随着市场发展,农资销售格局有变。过去以供销社、土肥站、推广站、植保站为“一主三辅”的委托销售格局已被越来越多企业的直销所打破,企业打广告、做宣传,直接吸引消费者争夺市场;企业为扩大市场,在乡镇直接设点聘用代理商销售,代理商为了销售业绩也有要求企业扩大宣传的强烈呼声。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农资市场中,农民对广告宣传力度大的企业和产品情有独钟也是促成企业大打广告战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农民的购买行为受广告影响很大,他们的理由是:小企业打不起广告,能打得起广告的多是大企业,而大企业的可信度要高于小企业。   由于农业生产是一季管一年,农资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的收成。因此,农业专家提醒广大农民,虽然农资广告需要经过有关专业部门审核,但也可能存在言过其实的问题。农民朋友在选择时,应该多方考虑,理性决策。首先在购买、使用农资时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看证照。要到有经营资格、证照齐全、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合法农资经营商店购买。不要购买流动商贩和无证、无照经营的农资。二要看标签。要认真查看产品包装和标签标识上的登记证号、批准证号、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说明等事项,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不要盲目轻信广告宣传。三要留票据。要向经营者索要销售凭证,并连同产品包装物、标签等妥善保存好,以备出现质量等问题时作为索赔依据。不要接受未注明品种、名称、数量、价格及销售者的字据或收条。   省土肥管理站研究员付建和说,农民朋友还应树立科学施肥的观念,建立农化结合的多元施肥结构,不要盲目看广告购肥料,在购肥时谨防“一炮轰”、“高磷肥”等的误导。他说,用肥品种多样化,根据土壤状况配方施肥,缺啥补啥才是科学的施肥方法。当前一些厂家打出“一炮轰”、“高磷肥”的“杀手锏”,用无需追肥来吸引消费者。而实践表明,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大多数免追肥都不同程度发生后期脱肥现象,尤其是我省第一、二积温带的玉米、水稻,表现突出。轻度脱肥农民肉眼难以判断,一般减产6%~12%,粮食品质下降;重度脱肥表现后期“黄脚”,减产高达20%以上。施肥应“看天、看地、看作物”,“一炮轰”不是科学施肥。此外,我省一些地区连续20多年使用美国二铵,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壤磷的积累,“高磷肥”不适合目前土壤实际的需肥比例,再继续施用往往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得不偿失。(黑龙江日报) 编辑:魏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