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3D打印产业亟待破解应用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6  来源:国内3D打印产业与欧洲、美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解决应用渠道  作者:中国标识网  浏览次数:546
核心提示:国内3D打印产业与欧洲、美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解决应用渠道问题刻不容缓。
    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3D打印博览会即将于6月19-22日在青岛举行。一年前备受追捧的3D打印概念发展情况如何?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在经历一次欧洲之旅后认为,国内3D打印产业与欧洲、美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解决应用渠道问题刻不容缓。
 
    “过去我们没有走出去,对国外同行的情况不太清楚,只是在新闻里或一些会议上了解信息,很多专家对国内3D打印发展一直比较乐观,他们的基本判断依据是:目前全球3D打印技术都不成熟,都还处于起步期,或者处于概念阶段,差距都不大,因此中国3D打印总体与国际同步。”2013年年底,罗军等人应邀访问欧洲,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鲁汶大学、德国EOS公司、Ex on公司、英国Renishaw公司,这次访问改变了他对3D打印产业的印象。“通过本次考察,使我们对欧洲3D 打印发展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发现我们的乐观判断过于盲目,过于草率。现在3D打印的应用市场还没有启动起来,但是一旦启动起来,我们可能就面临灭顶之灾。这不是危言耸听,现状其实就是最好的说明。”
 
  罗军用“危机四伏”来形容当前国内3D打印产业的发展现状,他的理由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欧洲3D打印行业从技术本身的角度来看,的确比我国成熟很多,尤其是工艺技术、研发投入、人才基础、产业形态、材料等领域都更加先进。
 
  第二,欧洲打印企业规模普遍比国内同行大,一般企业销售收入都在10亿人民币左右,而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收入过亿,甚至超过5000万的企业都没有几家。大多数企业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销售收入才保持在两三千万的水平。不要小看两三千万与10亿的差距,欧洲企业从10亿再上一个台阶,很快就可以做到50亿,100亿,200亿;而国内企业要从两三千万做到一个亿,可能还需要两年三年,再从一个亿做到10个亿,可能需要五年十年。严重的是,国内还没有哪一家3D打印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国际化。但是,欧洲几家大企业不仅完成了在欧洲的布局,还通过代理商完成了在国内各个主要城市的战略布局。一旦国内市场启动起来,单凭国内市场就可能被远远地抛在他们身后。
 
  第三,欧洲3D打印行业采取设备销售与加工服务相结合的商业运作模式,有利于拓展市场,也有利于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而国内同行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制造业模式,生产设备卖设备,只有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公司、武汉滨湖机电科技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在推行与加工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国内资本界对3D打印特别谨慎,与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的股票市场形成强烈反差,但是,投资商们都有一个共同观点:目前,3D打印还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
 
  第四,与欧洲同行比较,国内3D打印行业虽然都处于“小而散”的状态,但是无论从企业规模、研发投入、产品成熟度、市场开发、材料开发等多个角度来看,欧洲同行都远远超过我国。
 
  在谈及国内3D打印产业的技术研发问题时,罗军表示,学院派是国内目前3D打印领域最主要的参与者,市场派的企业一方面是由国外的科研人员回来自己找合作伙伴投资建厂的,以湖南华曙高科有限公司、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为代表;另一方面则是与国外同行合作建厂的,如南京紫金立德电子有限公司、无锡飞而康快速制造有限公司。还有一种类型是从代理商转变成投资商的,如杭州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过去是代理销售国外3D打印机的,通过对市场的熟悉和摸索以后,自己组建团队开始研发并生产3D打印机
 
  和学院派比较起来,市场派3D打印企业的优势目前并不明显,研发资源和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学院派。唯一的最大优势就是机制领先,产权清晰,权责明晰,责任到位。
 
  2013年3D打印持续火爆,市场派和学院派企业都不同程度拿到了地方政府给予的各种扶持资金和相关政策。
 
  2014年,可能是学院派与市场派的“分水岭”。罗军认为,3D打印市场将进一步升温,市场派企业的市场领地将进一步扩大,营销手段更为灵活,部分企业将寻求与国外同行合作建设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也会有个别企业的产品在国外设代理商或合资企业。学院派企业最大的挑战在于何时真正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
 
  罗军强调,针对当前国内3D打印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几个方面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大科研投入,引导科研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结合;二是加强与国际同行间的对话,及时跟踪和了解国际同行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三是要抱团发展,避免单打独斗,充分利用联盟的平台和资源优势[0.67%],集中打开应用市场。加强行业资源整合,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抗风险能力;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