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正文

我国LED企业水平存差距 两三年内将洗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6  来源:慧聪网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729

  作为“十二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目前正驶在快车道上。工信部上半年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共生产发光二极管(led)392.8亿只,增长26.4%。这意味着LED产业仍然是投资热点。

    此前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仅照明领域的LED产业至少会达到5000亿的规模。高市场预期吸引了众多企业跻身到这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中下游环节。业内人士估计,全国LED产业链上的企业现在约有4000多家。

    不过,来自福建两家较大光电企业的人士都认为,LED产业两三年一定会大洗牌。由于技术创新与标准的订立,一些企业将在发展中被淘汰出局。

    国家战略与产业全局

    LED产品真正的国产化率并不高,国内市场基本被飞利浦、欧司朗、GE、松下等照明巨头瓜分。我国LED产业起步是在相关国家战略实施之后,尤其是7月份出炉的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中明确了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产业的扶持重点,节能环保产业名列其中。国家扶持重点之一包括LED设备及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国产化。

    据了解,各地政府还提供MOVCD补贴。“LED既节能,又是冷光源,寿命长,属于环保产业,所以国家有一整套的政策出台”,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董事长刘捷明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LED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广东封装产量占全国70%,是全国led照明重要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LED产量达147.83亿只,占总产量的1/3。

    “许多地方政府都把LED产业发展列入‘十二五’重点产业来培育和支持”,刘捷明说。

    在福建,由于与台湾毗邻的区位优势,光电产业更是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早在2007年4月,福建省就为扶持LED和太阳能光伏行业,出台了《福建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2001)》,算是我国首个出台此类政策的省份。

    今年3月出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闽台合作成为主线,其中明确描述了“拓宽两岸产业对接领域。推进光电、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产业的对接,大力吸引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投资。”

    刘捷明介绍,两岸LED的产业有很强的互补性。大陆市场上,下游应用产品特别是led照明灯具领域,厂商多,产品线丰富。台湾处在上中游,从LED材料到外延片、芯片,中上游领域要比我们强很多。

    事实上,现在很多省市都采取了很多政策,吸引台湾的主流厂商到大陆来投资。在记者走访的几家福建企业中,鸿博、和谐光电、万邦光电、新世纪材料都有着台湾企业的影子,包括材料、技术、人才以及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仅市政、交通、公共照明,LED市场有二、三百亿”,刘捷明说。

  对于未来的趋势,中国光电协会光电器械分会副秘书长胡爱华说,“在两到三年之内,LED一定会代替普通照明,且会大量的代替”。

    囿于技术企业 多居产业链中下游

    在政策利好和产业前景看好的预期下,各路资本大踏步迈入LED产业,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整个产业链从上、中游芯片外延片到下游的封装应用,其中一个致命问题是,受囿于芯片的核心技术。

    对高科技型产业而言,技术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其应用成本及企业毛利率,甚至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位置。

    “从LED产业中,上游来看,整个核心技术由欧美掌握,特别是上游芯片。下游品牌也掌握在欧美主流企业手里,这是我们两岸LED产业最困惑的事情,也是最大的挑战。”刘捷明说。

    福建鸿博集团董事长尤玉仙则说,LED全球最前沿的芯片应该在美国和日本,中国在灯具方面最有优势和最大竞争力。芯片基本被日本日亚垄断,“全世界绕不过去的就是日亚,它的蓝光发明专利把所有人都困住了,都得买它这个专利权”,万邦光电董事长何文铭说,“我们公司已经上了日亚的黑名单了”。

    没有核心技术的另一面是,要么花大价钱获得授权,要么直接购买产品。泉州台商投资区今年刚刚投产的和谐光电就是如此,只能买进口芯片。“在成本中芯片大概占60%”,石邦光电副总裁叶完全告诉记者。

    国内的芯片龙头企业厦门三安股份,产品指标堪比国际指标,其光效在100到120LM/w,并已量产化。另有兰士微、德豪润达、同方、联创等几家上市公司具备行业竞争力。

    “世界已开始关注中国的led灯具”,但现实是,出于保护,“在LED知识产权方面,欧洲德国、美国、日本现在已经采取了联合行动,不授权。”三安董事长特别助理柯永瑞说。

    “除了芯片,现在全世界范围内LED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专利,就是封装用的胶水,一公斤要卖七千块”,何文铭说。另外,一些关键设备及原材料现在都严重依赖进口。国内企业一些专利技术仅集中在外观设计、封装散热技术等下游领域。

    “没有核心技术专利,只有老老实实地拿人民币去换美金,再去买人家东西,还要受人家威胁”,柯永瑞说,和国外厂商比较,没有办法可比。

    走闽台路线合作的福建,两岸专利合作更多只是集中在产业中下游的封装和应用领域,几乎没有涉及芯片和外延领域的专利。

    行业两三年大洗牌呼唤标准

    目前,我国LED产业并无统一标准。现有产业链条上的4000多家企业,包括国内上市22家企业,因为没有标准,产品也显得良莠不齐。来自台湾的鸿博集团总经理黄胜邦认为,在灯具设计上,大陆并不输给台湾。但品质还是输给台湾。

    尤玉仙更是向记者倒苦水:“企业参差不齐,比如两百万投资的家庭作坊,几个亿投资的企业,牌子打出去同样也是LED企业。我们现在的企业打不过这些小企业。”

    靠印刷起家的鸿博集团在2005年开始投2.6亿进入光电行业,“我们是印发票的,有人说我一楼在印钞,二楼在烧钞”,尤玉仙坦言。

  和谐光电副总叶完全说,现在LED铺天盖地,国家还没有一个标准出来,我们主要是自己定位。他还认为,“国家还没有一个标准出来,没有标准出来就会有品质好坏之分”。

    实际上,LED的标准很难制定,胡爱华告诉记者,因为LED的技术总在不断更新,标准的制定需要一个时机。

    不过,此事已被相关部门提上日程,工信部2011年标准化重点工作中介绍,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并在经费、计划安排和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和倾斜支持,其中就有半导体照明产业。

    另据了解,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委员会透露,目前有12项关于LED照明的标准通过了基本审定,有望不久颁布实施。福建则借海西规划的东风,跟台湾合作制定技术标准,“我们先走一步,就是利用台湾的标准,跟台湾开展对标。闽台之间产业合作,要有产业标准、技术标准、设计标准、验收标准等等”,刘捷明说。

    “我相信两三年一定会大洗牌,这些把行业当中的名声做坏掉的企业,可能就会被洗掉了”,尤玉仙说。对此,刘捷明也认同,“就跟过去做电视机一样,从未来看,不断的洗牌完以后,数以千家到几百家、几十家,到现在整个竞争的也就是几家”。

    对于目前的LED产业发展,刘捷明认为,一要做授权二是购买,第三是自己创新。“一定的时候,我们就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可以和主流厂商交流了”。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