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Global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城市霓虹闪烁 动物颠倒黑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3-12  来源:中国灯饰商贸网  作者:未知  浏览次数:617
研究人员在日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报告说,即便是白炽灯、荧光灯或其他人造光源发出的微弱光亮,也能够让那些在黑夜中活动的生物不知所措。这一发现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无论何种人工照明,都将对生物的发育、繁殖甚至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所有动物都能够分泌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够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在大型动物体内防止肿瘤形成,以及帮助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哺乳动物享受夜晚宁静的睡眠。但是这种激素只有在反复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够最有效地积聚,例如正常的日夜循环。然而如果这种循环被打破,褪黑激素的分泌便受到影响。就行为模式而言,夜晚的人造光源——例如街灯或窗口的灯光——会使许多动物的觅食和迁徙行为产生混乱。

    

       为了搞清明亮的夜晚究竟如何改变动物的新陈代谢与繁殖模式,美国纽约州尤蒂卡大学的爬虫学家BryantBuchanan和同事,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将蜗牛和幼蛙暴露在不同亮度的人造光下。与在自然光条件下生活的对照组相比,即便是在最微弱的人造光下,幼蛙的正常发育率也仅为10%,而前者达到了40%。蜗牛实验则取得了类似的结果。Buchanan表示,人造光源似乎能够形成“一种辐射响应,而非简单的开关效应”。研究人员发现,夜晚持续的光照同时还会抑制蛙类正常的鸣叫,并且使蜗牛隐藏在枝叶下不敢外出觅食。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城市荒地组织的生态学家TravisLongcore表示,Buchanan的发现与针对其他动物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说:“夜晚的光线——即便是我们认为很昏暗的灯光——也会影响动物甚至包括人类正常的体内循环。”Longcore强调,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室外的灯光会妨碍那些试图保护生活在城市附近的濒危野生动物的行动。据他所知,由于人工照明的长期存在,一种生活在城市边缘的蛇的捕食模式受到了严重影响——不是暴露在猎物面前就是暴露在天敌面前,最终导致了这种蛇的消失。Longcore指出:“如果我们不充分考虑城市的灯光效应,我们所制定的那些最有效的动物保护计划都将难以奏效。”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