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标识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媒体广告市场演分众模仿秀熙熙攘攘为上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2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戴奕  浏览次数:427
“我们这个圈子里,见面的问候语是最近发现什么好项目,有没有投资,投了多少。”谈到风险投资者们互相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陈先生这样告诉记者。“只要发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通过财务公司联系几家海外投资基金做上几轮私募,自己参点股,再分点期权,一旦成功海外上市,收获就很可观了。”


  陈是早期参股分众传媒的投资人之一。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陈先生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回报。

  但在另外一个相似的机会面前,陈先生却显得有些犹豫。“现在我把握不准的是,是否要参股盈利模式与分众类似的公司,或者说,在一群分众模仿者里选择那一家公司。说我面临艰难的投资选择,一点儿也不夸张。”

  学习分众好榜样

  2005年,百度、阿里巴巴、分众传媒和刚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无锡尚德,都在一夜间造就了一个个亿万富豪。相对于百度、阿里巴巴和无锡尚德来说,分众传媒的商业模式无疑是最容易被复制的,因而分众传媒“细分媒体广告市场”的概念被后来者不断复制,媒体广告市场被一再细分。其中知名度最高、也最有希望与分众传媒一比高低的,就是直接和分众传媒在楼宇广告市场正面交锋的聚众传媒。这家最有可能在2006年初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的公司,目前已经选定摩根斯坦利作为其主承销商,正在通过大规模收购的方式,快速扩张其“网络帝国”。

  事实上,这个市场发展到今天,战场已经远远超出楼宇——任何有可能成为人群密集的地方,都已经成为“分众们”争夺的领域。他们,就是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起来的、以液晶电视为媒介的传媒公司。

  而陈所言的“艰难选择”,就是指继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之后,众多“分众们”都在诱惑他和他的伙伴们参股,以期在未来公司海外上市后,获得几十甚至几百倍的利润。

  股权私募路线

  陈刚刚考察了一家可能参股的网络视听新媒体公司。“尽管我看过的投资计划书数不胜数,这家公司的商业计划书确实让我感觉有卖点。不过这家公司的获利模式最终能否如商业计划书上写得那么好,还有很多变数。就算这家公司两年后获得海外上市资格,海外资金对他们目前‘看上去很美’的商业模式是否有兴趣,也有悬念,而这些是我最终能否获利以及获利多少的关键因素。”

  “这是一家完全按风险投资模式运营的公司。”陈介绍。据记者了解,这家网络视听新媒体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其公司成立后的首轮私募,这正是大多数风险投资企业海外上市的第一步。

  陈提供的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正在进行的首次融资计划为400万美元债权和500万美元股权,该计划将在2006年初完成,融资对象主要是产业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和部分个人投资者。按照公司的计划,2006年中期,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10000辆公交车的液晶显示屏建设,覆盖25个城市近3000万收视人群;2006年后期,公司将完成第二轮私募,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大网络建设,寻找并购机会。在2007年则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及网络覆盖率。

  按照陈先生的测算,该公司目前收入和盈利方面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优势来,到2005年12月,公司才基本达到盈亏平衡。真正的利润爆发点预计在2006年底至2007年初这一阶段。“如果一切都按照商业计划书运作,那么到那个时候,公司应该符合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标准。”

  除了公司财务指标外,公司在股权结构方面已经做了海外上市的准备。这家公司由四名自然人出资100万元于2003年3月创立。2004年3月,一家国内上市公司和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分别出资1500万元和500万元,自然人追加投资900万元,对公司进行了重组。2005年3月,公司控制人出资1950万元,以溢价30%方式受让了上市公司持有的传媒有限公司1500万股份,同年,自然人以溢价35%方式受让风险投资公司500万股份。至此,公司完成了所有国有股份的退出,转变为纯粹的民营企业。

  2005年,公司自然人在BVI(英属维尔京群岛)组建了海外融资及拟上市平台——控股有限公司,并在国内同步成立了外资公司全资控股的“(中国)有限公司”,再以100%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关系结合原有国内的“传媒有限公司”,完成了三个公司的运营法律架构关系。

  财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