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二手印刷设备市场写实

  • 发布日期:2005-11-22 浏览次数705
 印刷行业二手印刷设备市场的发展已经延续了几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形成一股强势。20世纪80年代末,初具规模的“二手设备”市场并不规范,国家也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引导,其结果是大量进口二手设备纷纷涌进国门,这一方面推动了国内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国内印刷业的无序竞争埋下了伏笔。二手市场也一度成为暴利行业。近年来,伴随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二手印刷设备市场已不再风光无限,市场的逐步萎缩、冷却与国家的政策规定不无关系。但很多设备代理商依然活跃在变通的进口二手印刷设备的舞台上,可见这仍是一块利润丰厚的蛋糕。
      谈及正规渠道进口二手印刷设备,税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25%的关税加上17%的增值税无疑让利润打了个折上折。通过正当渠道引进的设备,无论怎样精打细算也不会谋得暴利,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代理机构不愿谈及二手印刷设备市场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到了几位业内人士的支持,共同探讨印刷产业这一敏感话题,在此本刊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管理司原处长杨方明先生、中国印刷机械行业协会展销委员会副主任赵家洲先生、上海昶辉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飒峻先生以及北京永丰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野先生等表示感谢。

品牌尴尬

      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和印刷质量的高要求,是国内印刷企业普遍接受二手印刷设备的源动力。面对印刷市场工价普遍较低,很多印刷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性价比较高的二手印刷设备不失为一种可行之选。投资成本低是企业购买行为的主导因素,虽然现如今的市场不像从前那般活跃,但国内印刷企业的实际需求仍肯定了二手印刷设备市场存在的合理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业内人士的一个普遍观点,无论是在设备品质还是在印刷质量上,国外用了十几年的二手品牌设备使用起来仍毫不逊色于一些国产的同类新设备;还有的情况,有的设备只有进口的,没有国产的,像超宽幅多色胶印机,一台进口设备要上千万,而一台成色尚不错的二手设备花不到1/5的价钱,而且还可使上十几年。这种对比无疑让国产品牌汗颜。但利益和市场最终决定了这种客观选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说,一台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口的二手对开四色印刷机总价位在170万~180万元,目前国产新设备的价位大概在160万~200万元,虽然一次性投资相差并不大,但很多国内企业还是更倾向于选择进口二手印刷设备。

“二手”群体

      黄飒峻先生介绍,国内二手印刷设备市场真正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活跃起来的,1993年左右初具规模。目前,使用进口二手印刷设备的企业较多,其中,国有和私营企业占大多数。从地域上来看,二手印刷设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江浙一带,这和当地印刷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密不可开,其中最活跃的要数广东。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下的一个窗口,进货渠道相对比较畅通。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的国内各大新华印刷厂都有引进二手印刷设备的经历,除了资金因素外,政策法规与进货渠道也比较局限。相对而言,私营印刷企业的资金渠道广,针对其的政策也比较灵活,出于成本核算与投资回报率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新设备、应用新工艺。
      而欧美地区的二手印刷设备市场并没有国内活跃,其很大程度上是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的结果,同时加上劳动力成本因素。国外印刷设备的淘汰周期大概是5年,一般情况下,设备快速、满负荷运转5年后就要考虑更换新的。
      黄飒峻先生分析认为,现在的企业与从前相比想购进新设备的居多,因为对发达地区而言质量是第一位,而相对落后一些的地区更看重的是低成本。在短期内,二手印刷设备与新设备相比,性价比更高、投资回报率更快。很多企业都是在二手设备使用几年后,有了足够的资金积累,才开始引进新设备,再将旧设备转卖,而且走此发展之路的企业不在少数。

市场看台

      1.渠道上
      对于印刷设备代理商而言,目前二手印刷设备的进口渠道大致有三种:一种是通过正常渠道进口,主要是来自欧洲地区,包括一些品牌设备,如海德堡、曼罗兰、高宝等,手续与新设备引进情况大体相似;一种是通过集装箱报税的形式引进,运到国内后再进行组装,这种形式比进口整套二手印刷设备的关税要低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