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Sign in China | 标识网微信二维码 |
更多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形象感受与文化内涵——校园标识艺术漫谈

  • 发布日期:2013-04-02 浏览次数1301
  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充满各种“语义”的图形、符号、色彩、标记等等,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以各种展示形式和表现手法频频吸引着我们的视线,它们将某种事物抽象的精神内容以其特定而明确的艺术造型显现出来,直接或间接地导引着我们即时的认知与选择,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观念和情感。相对单纯靠语言或文字进行抽象概念的传达而言,这种凭藉直观形象进行传达的方式则来得更加明确而迅捷,在视觉的标记性和形象的感觉性方面也具有更强烈的识别力和诱导力。这一切,对于我们校园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目前在营造一个美好的校园公共视觉艺术环境的各项工作中,理应把校园视觉标识系统作为一个主要的着力点。 
 
  所谓“校园视觉标识”,即属于一种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向特定区域受众传播信息和情感的造型艺术活动。其形式特点具有明显可辨的一致性。只是因为它经过构思、设计、制作后所特有的文化“指向性”,才使得这种“专有形象”以其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和独特而强烈的“专有表情”,持续地感染并影响着人们的心绪,强化着人们对学校的印象和感受。校园视觉标识作为一种“浓缩”的艺术创造,对其形象的提炼,主要是靠艺术的直观感受;但对其内涵的表达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不难想见,当人们对它们的体认融入了真诚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并把艺术理想的“至美”毫无保留地依托在它们身上的时候,这种视觉标识形象即会变得富有象征意义,也就更集中地代表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特质,从而成为学校形象的基础与视觉传达的核心。 
 
  校园文化作为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凝结,无疑具有鲜明的多元性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会是孤立的。在齐风鲁韵中浸染百年的山东大学,无疑积淀了底蕴深厚、个性鲜明的山大文化。作为展示这种校园文化特色的视觉标识设计系统,无疑是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认识、理解、发掘,并在设计中体现出山大独特的文化内涵,分析、掌握构成其艺术美感的形式因素,创造出为大家所接受或满意的特定视觉标识形象,这当然也是目前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究竟如何评估“校园视觉标识”这一类艺术成果?我以为还是应当采用受众满意度这架“天平”。而他们往往会使用“形象感受”(形)和“文化内涵”(意)来作为天平两端的“砝码”的。我们之所以使用视觉标识这种艺术形象,无疑是为了表达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精神意义,而这种表达又离不开人们正常感受的识别习惯和视觉经验。可见这种看似颇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终归还是要通过群体性的交流与对话来实现,这必然要牵涉到“形”与“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就校园视觉标识的设计创作而言,其形式美感的产生,皆缘于形与色的组织结构所呈现的艺术效果。设计者在形式的探求与艺术的创造中,为了表达整体的视觉形象,即要表达空间、气氛及微妙的色彩感受,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感受和直觉,凭藉这种瞬时的心灵感应,按照艺术美的形式法则和造型规律,兼容不同时间和不同角度的美于同一整体结构之中,打破一些具象因素的限制,融入某种抽象观念来表情达意,力图使静止的造型艺术冲破孤立片面的形象美,如此方能创造艺术的新境。最终落实到对形象感受方面的要求,就是要典型、概括、鲜明,争取让人能够“一眼看中”。从表达文化内涵方面来看,对于体现教育理念和精神追求的视觉标识图形符号的设计创作,尽管其中饱含着能动的反映因素、自觉的原创因素和复杂的形式技巧因素,但绝不单纯是艺术本身的问题,作为人们情感物质化的一种方式,显然已扩展到由艺术形象本体联想到它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文化土壤和文化精神。所以由此派生出的这些“无标题”的视觉标识形象绝非无文化色彩,只不过是这种复杂而微妙的“色调”难以一下子调准而已。我确信,生活在不同大学校园里的人们对于公共艺术中视觉标识的感受是不会相同的,而由此产生的形象感受和审美触动的差异,也正是其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经历过漫长精神之旅穿越过程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必然形成校园内能被普遍理解、适应和认同的共通的艺术风格流向,当会为设计者提供一个全新的创作视角,从而获得某种感悟与启迪,并能始终辅助他们以相对独立的艺术旨趣来捕捉表现对象的美感,通过发散性思维以搜妙寻真,创造性地理解和概括其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加以调整、充实、完善,从而设计出形简意赅的视觉艺术效果,使其“形”、“意”不仅具有典型的校园风格,而且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欣赏这类造型艺术作品,人们总是要通过对视觉形象的初始感受来领略其艺术风格,而艺术风格又总是在与其他文化形式的相互吸纳、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且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并受到普遍欢迎的艺术作品,定是那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更多地具有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视觉艺术形象之美。尤其对于那些被赋予特定表达意义的视觉标识形象来说,惟有在形式层面和文化内涵上占有双重的高度和深度时,才有可能得生活真趣,见生命精神,真正完成其所负载的视觉传达的艺术使命。因而,与其说它们是“形象的艺术”,毋宁称其为“文化的艺术”。与当下传统文脉已细如游丝的世俗社会的消费文化相比,作为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视觉形象标识艺术语言,更当以它独具的艺术风格,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理想主义色彩。 
 
  吴冠中先生曾形象地把“艺术之美”比喻为检验文化环境的“显微镜”和“解剖刀”,我们也不妨经常拿起它,用来总结我们的校园文化,进而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发展我们的校园文化。让我们,乃至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们,都能充分感受到百年山大的生命步履与文化形迹。
 
 
关键词: 广告设计 广告制作 标识 校园标识 LOGO

[ 标识商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该企业最新标识商学院


 
 
© 2013 标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1159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4079号